成长课 第1课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网络知识 2023-02-18 19:24www.1681989.comseo网站推广

唐人章碣写过一首讽刺秦始皇的诗,题为《焚书坑》,诗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人的初衷是想用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件事来打秦始皇的脸,谁知后世唯独记下了刘项原来不读书这句,更加被再后来的不学……

唐人章碣写过一首讽刺秦始皇的诗,题为《焚书坑》,诗云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诗人的初衷是想用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件事来打秦始皇的脸,谁知后世唯独记下了"刘项原来不读书"这句,更加被再后来的不学无术之辈解读为——看看,看看,刘邦、项羽这两个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的货,一个成为名流千古的西楚霸王,一个成为建功立业的汉家王朝高祖。并以此佐证"读书无用"的合理性。

可是,就算刘项不读书,刘邦和项羽大约的确不读书,但你不要忘了——项梁读书,范增读书,张良读书,萧何读书,韩信读书。

项梁楚国名将项燕之子,项羽叔父,是位大贤才。

范增项羽的谋士,亦称亚父,鸿门宴的总策划。

张良祖上是五代韩王国相,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说的就是这货。

萧何县长初审,《九章律》的起草者,读了一辈子书,喜好黄老之术,谥号——文终侯。

韩信落魄平民,但饿着肚子都抱着兵书读,与孙武、吴起、白起一并被称为兵家四圣,并著有《韩信兵法》。

我想说的是,你如果没有项燕那样的叔叔,没有范增那样的亚父,你如果驾驭不了张良、萧何、韩信这等饱读之士,麻烦你还是乖乖自己多读点书。读书在一个人的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确发挥着独特的功用

兵马俑

一、读书,脱俗

一个人俗不俗,一张嘴说话就显露了;一个人俗不俗,看他听什么歌就知道了;一个人俗不俗,看他收藏夹里的内容就了然了;一个人俗不俗,日常的待人接物一颦一笑都恰当的证明了。

世间有太多美好的事,太多美好的事里都深藏哲理,你若不读书,你就体验不到这些美,也发觉不了其中的哲理。比如,面对漫天绽放的烟花,你除了仰起脖子,张大嘴巴,说一句真TM美,你还能说什么呢?你除了拍几张照发个朋友圈,你还能做什么呢?但如果你读书,而你刚好又读过《金瓶梅词话》——那么你就知道,作者用5个篇章,几乎是全书的五分之一来描写一个元宵节,描写烟花。那么你就会感慨,人生和烟花何其相似——有些烟花,压根儿没燃起来,徒有了一枚烟花的皮相;有些烟花,雷声大雨点小,冲出去了,只是冒了一股烟罢了,仿若放了个屁;而有些烟花,完成了一个烟花该有的使命,在乌黑的夜里,将自己绚丽成一朵惊叹之花。

烟花

二、读书,医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这是汉代刘向对读书的经典诠释。看看身边,愚人、愚事随处可见啊。心胸狭小是愚;唯利是图是愚;贪得无厌是愚;傲慢自我是愚;自负多疑是愚。凡此种种愚病,治疗的药只能从圣贤者的微语法言中寻找了。尤其傲慢这种愚病,其病根皆因浅薄。古往今来的大贤者,找不出来一个傲慢的,一个都没有。

三、读书,致富

世界的顶端,站着两类人——一类是知识精英,另一类是财富精英。过去几百年,知识精英和财富精英不见得是同一类人。也就说那个知识渊博者可能是个穷鬼,而那个财富精英也可能是个白丁。

不过你必须要面对一个现实——随着时间推移,财富精英和知识精英的身份重合度会越来越靠近。也就是说,未来,一个知识匮乏者不可能获得财富;同样,一个知识渊博者不可能是个穷人。原因很简单——人类的知识积累和财富积累在过去是线性增长模式,而现在和未来是指数增长模式。也就是说,从现在起你如果不学无术,你必然会被指数增长的离心力甩到阴沟里去。

在人工智能时代,最不可能被取代的工种是内容输出者,最珍贵的能力是想象力。然,无论你要做内容输出者还是想拥有上佳的想象力,你都得认真去读书。

2019年作家富豪榜上,写《三体》的刘慈欣,写《活着》的余华,写《你坏》的大冰,其财富收益都超过了1500万,千万收益级的作家也有好多,百万收入级的作家更是琳琅满目。但凡输出很厉害的人都读书,没有那个作家只输出(写作)不输入(读书),可见,世界正在默默奖励读书的人。

三体水滴

四、读书,养心

如果一个人的肉体的长大和维持健康依赖于从食物中获取营养,那么一个人的心灵的成长和健康从哪里获取营养呢?是不是没思考过这个问题?

再想一件事如果你生活在宋朝,你一天接触的信息点大约是300个,而活在今天的你,一天接触到信息点至少该是3000个。我说的信息点,指的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捕捉和感知到的信息总和。那么问题来了,信息点提高了10倍,但我们处理信息的能力肯定没有提高十倍。这就好比把大批量的流量塞进一个没有升级的服务器里,结果是服务器崩掉。这也是我们空前的烦躁空前的焦虑的根由。

举例来说情绪管理在现在和未来会是一种能力;处理工作和生活里的困难时间是一种能力;获取幸福也是一种能力。这些能力和开车、懂电脑、会写PPT一样重要。你要知道,古人是不需要情绪管理的,不是古人没有情绪,而是古人的"主机"复核很轻,有点小情绪完全可以自我化解。而今人的个个都是超负荷运转,不读书更新系统就会卡机。不读书,就活不好。

说到养心,其实没有任何东西能超越大自然对人的心灵疗愈效果。问题在于,我们今天广大人群都生活在城市里。唐朝的长安城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才曲曲百万人口,今天一个稍微大点的县城人口就上百万。古人一伸腿就到野地里去了,今天我们从城里驱车两小时才能看见几片要死不活的树叶子。大自然浇灌不到心灵,我们只能读点书来增强自己的定力。不读书,我看早晚会疯掉的。

五、读书,改命

记不清是那个浑人说过一句话"一本书如果不能用来指导行为就不值得读"。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浑的浑话,说这话的人应该拉出去喂狗。

读《山海经》能指导行为么?不能。可是"九尾狐、长三个头的人、女儿国、矮人国"等等都出自《山海经》,这书全然不能指导你的行为,但它能扩充你的想象力。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序言中写道"盖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天工开物》能指导你的行为么?不能。但你读了《天工开物》你就发觉我觉我们祖宗竟然那么能。

《老人与海》能指导你的行为么?你也要等到70岁的时候加一艘小木船去到大海深处钓一条6米长的特大号马林鱼,然后和那条鱼在海上傲斗80多天么?显然不行。但你读了《老人与海》你会发现一个人的意志力竟然可以顽强到这种地步。一位古稀之年的老者在海上漂泊了80多天,他杀死了一条大马林鱼,他杀死了四条鲨鱼,他打晕了两条鲨鱼,虽然他只拖回来一副鱼骨架,但他是每个人心中的英雄。

上文说过,读书可致富,但若抱着致富的目的读书,往往难以致富。正如李银河女士所说追求成功很难,但若追求理想,成功就会追过来。真读书人要摈弃功利之心,读书就是读书,少一点花花肠子。你只需记住,你读的每一本书都会沉淀在你的海底,你不知道在未来的某个时刻,那些沉在海底的知识会将你的整个人生托起。

海明威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1989.com 推火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