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360之后,今日头条再现碰瓷式网络

网络推广 2020-12-16 13:01www.1681989.com网站推广
被京东、360抛弃多年的碰瓷式网络公关,在最近几年似乎有了个合格的继任者今日头条。无论是“头腾大战”还是“抖音PK微信”,其网络公关中“死缠乱打”、“颠倒黑白”的做法,可谓是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热点和关注,让不少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看的云里雾里。

今日头条网络公关的碰瓷事件

前不久,在微信、微博等互联网社交媒体上,一篇关于“今日头条母公司字节跳动正在和阿里巴巴集团洽谈收购优酷、阿里音乐相关业务”的新闻报道广泛流传,该报道声称,“收购金额高达50亿美元,今日头条方面由企业发展高级副总裁柳甄负责此事”。
 
由于阿里巴巴出售优酷、虾米音乐的内容过于吸引眼球,加上阿里巴巴在文娱行业确实未能获得如同电商那样的成功,这篇报道在互联网上迅速发酵。

对于“今日头条母公司字节跳动正在和阿里巴巴集团洽谈收购优酷、阿里音乐相关业务”的传闻,优酷官方微博第一时间回应“扯淡”,随后,虾米音乐也回应“扯淡”,阿里巴巴官微更是甩出了“扯淡plus”,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大文娱轮值总裁、优酷总裁樊路远更是愤怒的对外回应称“胡说八道!”



这则报道由于财经网、新浪科技与金融界等多家权威媒体的转发而在社交网络上迅速发酵,但这些报道的信息来源都统一指向了一家名为“北京时间财经”的自媒体。这家自媒体在其微信公众号、百家号等多个自媒体平台发表了一篇名为《阿里巴巴出售优酷,50亿美元今日头条接盘的背后》的文章。

诡异的是,当阿里巴巴出售优酷的传闻在互联网上被大肆转发时,“北京时间财经”却在各个自媒体平台悄悄删除了《阿里巴巴出售优酷,50亿美元今日头条接盘的背后》这篇文章。讽刺的是,在“北京时间财经”的官方介绍中写道“做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新闻报道”,而这篇文章连半天的时间都没经得住检验。

毫无疑问,这是今日头条的碰瓷式网络公关。

碰瓷式网络公关的利弊分析

《阿里巴巴出售优酷,50亿美元今日头条接盘的背后》一文推出,应当说是愚弄了中国的整个媒体行业与无数读者。但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之后,却随着时间流逝而不了了之,造谣者没有得到该有的惩罚,这只会激励造谣者继续为所欲为。
 
当年360用莫须有的“窃取用户隐私”,裹挟全国人民对于腾讯垄断、山寨、抄袭的不满,痛下杀手,让腾讯上下一度痛苦不堪。但大家不要忘了,在事后腾讯发起的两场法律诉讼中,360都败诉,并且赔偿、道歉。但公众往往只记住了情绪,却忘记了事实。
今天头条的公关团队,用所谓的“垄断”指摘腾讯,进行无休止的碰瓷。不少互联网行业“职业枪手”,也站出来指指点点,企图影响舆论,吃相非常难看。
 
腾讯是否涉嫌垄断,请参见我非常敬佩的keso昨日的一篇文章,《我为什么非常讨厌头条》,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我在腾讯内部讨论头条,曾经表示,头条面临两大考验
 
第一,政府监管的考验。
 
第二,价值观考验。
 
以我在国社工作12年的经验看,头条目前最重要的公关方向应该是政府,讲清楚自己作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平台之一,如何守住中国特色的底线和红线,这是对于头条最重要的事情。
 
相反,头条这种碰瓷式公关、乱打口水仗,恰恰是中国主流阶层非常反感的一种做法。
 
企业不要给政府添乱,不要给社会添乱,咪蒙的例子可以好好借鉴一下。
 
让我觉得非常可惜的是,头条本来是一个可以靠产品创造力吃饭的互联网公司,却沦落到要靠碰瓷式网络公关博出位的地步,是非常可惜的。

类似这种“狼来了”的故事已经在国内频频上演,如果未来不能得到遏制,将会逐渐消耗掉中国媒体行业的公信力。
 
“价值观决定了企业的发展上限”,所有优秀的企业都是秉持向善,向上的价值观,致力于自己的产品与服务让用户的生活越来越好。让用户变得越来越糟糕的劣币企业,有可能短期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但企业注定不会持久,更不会赢得行业与专家的尊重。
 
(本文由深圳公关公司长沙SEO优化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更多网络公关、舆情监测资讯,欢迎持续关注长沙SEO优化。)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1989.com 推火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