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都去哪了?网约车市场整改中的彷徨
十一黄金周期间,众多网约车平台已经不见“顺风车”踪影。
滴滴平台从9月份开始的整改仍在进行,同样忐忑的还有众多平台上的司机群体。
10月6日,十多位司机师傅应邀来到滴滴公司,参加了司机意见征求会。当天,滴滴出行CEO程维、总裁柳青、CTO张博以及部分一线部门负责人也在现场,听到了这些来自基层司机的呼声。
10月7日,上述一行人出现了北京华润五彩城购物中心,程维和柳青手里拿着纸笔和一些用户进行了现场交流。
10月8日,滴滴整改的相关“工作进展”在其公众号上发布。
在经过几年急速狂奔后,对于市场占有率的渴望,让滴滴在司机端无限地放手,这成就了其今天的用户基数,也埋下了安全的隐患;如今进入大力整改阶段,司机端的约束力将成倍放大,对于未来用户数量的影响可想而知。而对于整体网约车市场数以千万计的司机而言,更多不可预知的变化或将随之而来。
“这个小长假我前几天都没有去拉活,实在是被扣分弄怕了。”
最近一段时间,为了尽量避免与乘客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在深圳开了近三年网约车的李奇,坦言自己在驾驶过程中已经是慎言慎行。除了必要的问候语之外,绝不会主动与乘客说话,尤其是女性乘客。
但即便如此,李奇发现最近自己依旧会遭遇莫名扣分。他对此着实郁闷,尽管服务分值被扣没有直接影响星级,但却和派单的优先级挂钩,少了一分,意味着非繁忙时段的订单也会减少。
“走背字了呗,本来打车的人就在减少,这下怕是真要喝西北风了。”为了弥补因派单减少带来的收益损失,他又多注册几个网约车平台,平时三台手机都开着,见缝插针地多拉点活。
在李奇看来,网约车这行当越来越难做了,除了原有平台的规则越来越严苛之外,用户对于服务也变得更加挑剔,双方的不信任感越来越加剧。
据他透露,这几个月来有不少认识的网约车司机都回老家重开“黑车”了,也有个别的成了正规“的哥”,至于彻底转行的更不在少数。这形势也让他更加纠结,是否应该趁行业严寒全面到来之前,尽快找份靠谱的新工作。
氛围尴尬,司机不敢“尬聊”
“一天开十几个小时车,感觉特别难熬,时间都变慢了。”
同样开网约车的司机华哥,是一个标准“话唠”。作为深圳为数不多的客家“土著”,他总喜欢和乘客分享这座城市的发展点滴,聊聊最近发生的大小新闻。
,自从网约车行业接连发生不幸事件后,乘客显然变得小心谨慎了不少,有的女乘客一上车就开始给家人朋友打电话,汇报车牌和位置,让华哥多少感到有些别扭。
“都被当成坏人看了,自然也就不敢主动聊天。”他告诉懂懂笔记,如今除了乘客上车问好,下车提醒不要遗漏物品之外,全程都避免与乘客交流。
即便有乘客主动挑起话题,他也都会在礼貌回应一两句之后,迅速结束交流,继续专心开车。尤其部分涉及社会敏感事件的话题,更是容易触及乘客精神底线,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有司机和乘客聊天气,聊着聊着都能吵起来。”正是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让华哥在接待每一单用户时,都抱着一种“畏惧”的心态,生怕一不小心就做错事,落下把柄。
相比华哥,这位上海的网约车司机尹师傅就显得更加“极端”了。在乘车时他告诉懂懂笔记,自己除了不与乘客做任何话题交流之外,甚至连上车问候、下车提醒也省略掉了。
“我普通话不标准,上海话又说不好,怕乘客误会,或者有不好的感受。”他用带有浓重西北口音的普通话表示,过去有不少用户听不清他说的内容,也常常会错意,造成不少困扰。
,他与约车用户沟通时,尽量不打电话。都是通过平台发送文字信息,确认用户位置。待乘客上车后,也尽可能保持安静,只用微笑迎接。
“就算这样,还是有些乘客给我评三星。”这让尹师傅有些无法理解。为求安心,他甚至调整了车内内后视镜的角度,减少与后排乘客的对视,生怕比较“凶狠”的长相,也会成为影响用户评分、投诉的因素之一。
他在交流时透露,和一些熟悉的网约车司机一样,车上有乘客的时候他们都尽量不接打电话、收发微信,生怕被乘客投诉。车上也不播放音乐,尽量以当地的路况信息播报为主,整个过程中气氛十分无聊、尴尬。
可以说,在网约车市场进入严格整顿阶段后,不少司机都是在小心翼翼中,度过每天工作的十二、三个小时,心理承受的压力也增加了不少,与乘客沟通的过程更是变得异常谨慎,只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而除了交流“障碍”之外,网约车司机们的担忧似乎还远不止于此。
合规司机在减少,收入也在减少
“申诉机制更不公平了,我们也是两头受气。”
家住北京石景山区的朱超谈到这几天的两起投诉,满脸阴郁,即便是在和客服人员说明了情况,甚至爆出粗口后,他依然愤愤不平。朱超告诉懂懂笔记,鉴于网约车是服务行业,一直以来投诉评判机制更偏向用户,这无可厚非。
近来部分规则更改后,他感觉更加有失公平,身边有不少遭到莫名投诉的哥们,所有申诉几乎都是以失败告终。而他因前车猛拐并线导致急刹车,被用户投诉野蛮驾驶的事情,最终仍被平台处罚了。
“问了好几个别的平台的同行,都说现在一被投诉就要挨罚,不管占不占理。”朱超表示,类似申诉机制修改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收入。
“反正我也是干着玩,拆迁后这三套房子够老家儿和孩子用了,大不了就开着自己的迈腾在小区门口趴趴活儿呗。”作为一位没有后顾之忧的京籍司机,朱超的话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心态,或许这部分一线城市的“本土司机”并不是特别在意这份工作,如果受委屈太多,就会直接撂挑子不干。
目前针对用户的各种投诉,有的网约车平台采取的是分值、营收扣罚的制度,有的则是在一段时间内,直接降低派单的优先等级,甚至减少向其派单数量。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会减少网约车司机的常规收入。
“只要被投诉,而且申诉不成功,接下来一周的派数量就会少三分之一,每天都能明显感觉收入差近两百块钱。”另一位司机邹师傅则比较在意这份工作,他的京牌车辆是多年前在通州区做水果店时买下的,目前也不想轻易放弃这份工作回到河北老家。这让他对目前越来越严格的投诉管理机制深感忧虑“以前对有些乘客的无理投诉,司机还能有一半机会申诉成功,但现在基本上只能吃哑巴亏。”
网络推广
- 5g网络有多快:5g网络网速有多快
- dota2无法连接至steam网络 为什么无法连接dota2网络
- 无线网络信号接收器 无线网络信号接收器怎么用
- 网络延时是什么意思 网络延时是什么原因
- 无线网络不可用:无线网络不可用是什么原因
- 网络广告销售技巧 网络广告销售技巧有哪些
- 智能手机网络设置 智能手机网络设置在哪里
- 为什么找不到无线网络 为什么找不到无线网络信
- 网络这么赚钱:网络怎么能赚到钱
- 为什么无线网络连接不上 为什么无线网连不起来
-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网络上人际交往的优势
- 支付宝网络系统异常 支付宝显示网络异常什么时
- 营销软件:营销软件有哪些
- 无法访问您要使用的功能所在的网络位置
- 网络安全基本知识 网络安全基本知识有哪些
- 什么网络电话最好用 什么网络电话最好用最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