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让60人产出1.5万字产品优化建议,我都做了什
单做个背景介绍我司的主要业务是做大学生实习与校招。公司最近开发了一套针对应届生求职的指导课程,如教用户简历撰写、面试技巧等等。这是公司尝试这一板块,故希望在粉丝中筛选出一小部分用户作为内测组,给课程产品提供参考建议,促进课程优化迭代……
单做个背景介绍我司的主要业务是做大学生实习与校招。公司最近开发了一套针对应届生求职的指导课程,如教用户简历撰写、面试技巧等等。
这是公司尝试这一板块,故希望在粉丝中筛选出一小部分用户作为内测组,给课程产品提供参考建议,促进课程优化迭代。
接到这个任务后,我的沿着以下思路,组建了一个60人的社群,并成功让他们在一周内产出了合计1.5万字的产品优化建议
一、这个社群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人追求社群的活跃。但活跃本身不是目的,一个社群不管多活跃,也要为更高的运营指标负责比如促进转化,监测舆情,为用户提供企业服务,收集用户建议,促进产品升级等等。
这个社群的目标显然是一种。
二、什么样的用户才能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
说白了,就是为这个社群预先勾画出一个理想的用户画像,并以此为蓝本,找到目标用户群体。
经过思考,我理想中的社群用户应具备如下特性
有找工作或找实习的需求高粘性,对我司有认同有一定上进心,乐于学习、交流和分享听过其他某些在线课程更佳勾勒出理想用户画像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找到这群人。
三、如何找到理想用户&挖掘用户诉求?
我的策略并无稀奇写一篇推文,再往各个群里推送一下。
但关键在于这一篇推文,应该具备怎样的调性,才能吸引到我的目标用户?
根据之前预想的用户画像,在这篇推文中我着重强调了以下两点
1)稀缺感——有一定门槛,对成员要求较高,且名额有限。
这是为了保证进入社群的用户素质较高。
2)价值感——社群本身具备较高价值,能让成员学到很多东西。
这样的设定保证双方各取所需,用户作为学生能学到一些学校平常不会教的,实用的技能和思维方式,而我们也能在用户觉得满足后收获我们想要的。
这背后其实还隐藏了两个问题
以怎样的方式设置这道门槛?用户理想中的价值感,到底是什么?针对第一个问题,我在推文底部设置了一个问卷链接——当用户被推文和推文中承诺的各种价值吸引,想要进入这个社群时,前提不是付费或其他,而是通过问卷的筛选。
这个问卷就像一张考卷,除了要求填写基本信息外,还要求用户回答一些问题。如描述一个你体验过的好产品,并说明好在哪里;你曾经听过怎样的在线课程;请举例说明你是一个有上进心、做事有毅力的人等等。
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想加入这个社群?让我惊喜的是,这个看似“画大饼”的问题却在后期社群运营中产生了重要作用。
如前文所述,第二个问题是:用户追求的社群价值感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我是无法肯定的,只好把可能的价值在推文中全部写出来,先丢出去测一测。这些社群福利包括但不限于老司机亲自指导撰写一份商业报告,志愿者证书,免费试听高价值的课程,我司寄出的小礼品,与优秀的伙伴共同成长等等。有实有虚,有物质也有精神。
意外的是,通过那个问题“你为什么想加入这个社群?”,我发现最高频的理由居然是想在这里遇见优秀的同伴,与大家一同学习成长。一些实打实的奖励,反而鲜有人提及。
通过这样一个问题,我大致判断出了用户的诉求到底是什么,也就明确了接下来社群运营的方向。
四、如何迎合用户诉求?
在筛选了60人之后,我就着手准备开营仪式。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社群运营的重中之重开营仪式很大程度上奠定了这个社群的氛围和调性,也是用户对这个社群的第一印象。
如前所述,用户的诉求是与各位优秀的人一同成长。那么我的目的就是想办法让用户知道这个社群里真的有很多优秀的同道人。
第一类“优秀的人”是我自己。这个社群本质上是一个学习型社群,群主自己理应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认知,才能构建权威性。万幸,我的储备放在这个群里还是足够的。
第二类优秀的人,就是社群成员自己。如果说我作为一个“优秀”的职场人在他们看来略显遥远的话,那么优秀的同龄人会给他们更大的刺激和动力。
怎么样展示出这两类人的优秀呢?我在开营仪式上主要做了这三件事
对群成员的答卷(即他们提交的问卷答案)进行综合点评,指出他们的不足。群内发布优秀群成员作业发布成长话题,引导大家一同思考通过这三件事,我成功地在开营式上就让大家看到了这个社群的价值。在一周时间内,就收到了大量很有价值的课程产品建议。
除此之外,用户们也在积极思考和参与,经常动辄在群里发出划两屏甚至三屏才看完的个人思考。
五、社群运营的注意点
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下我认为社群运营中最重要的三点。
1)把规则讲清,并固定化
这是社群运营的基本动作。将基本规则固定化有利于降低用户的认知成本,形成所谓“仪式感”。它包括但不限于
A.时间固定(每周五晚上八点)B.栏目相对固定(每周五都对社群成员上周作业做点评/宣布优秀作业/发布新的成长话题)C.形式固定(如在群内发表感想时要遵循固定的发布格式)2)通过奖惩规则明确社群氛围,并通过及时反馈强化氛围
在一个社群中,什么样的行为值得鼓励,什么样的行为会被惩罚,是一件需要绝对明确的事。只有这样,社群才能按照你想要的方向发展,你才会有一种“操盘手”的感觉。如在开营仪式上我就告知大家在这里,【思考】和【实践】是值得鼓励的行为方式。
只明确行为边界还不够,要想得到比较好的效果,也要给大家一个“行为结果”或“行为出口”。即,如果我按照你的规则走,会发生什么。如“积极思考与发言的同学将成为本社群的优秀成员,将会得到我亲手为你寄出的….”
在明确规则之后,接下来需要通过及时反馈强化规则,才能在管理者与成员之间制造一个良性循环。
如当一个成员在群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要适时且及时予以回应,做出简短点评。或者参与到成员的讨论中去。
3)做超越期待的事,营造惊喜感
前几天看到这样一个观点只有1%的事件才会被传播,才会达到口碑营销的效果。而前提是它们必须做到“超越期待”。如果只让用户感到“满意”,这是不够的。
这个观点用在社群运营上也同样成立只有你先给用户制造惊喜,用户才能拿真心对你。
比如,用户没有想到他们的答卷会被我认真看过且认真点评,他们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答卷在开营仪式上被展示。
比如,开营后第一周我给大家布置了任务,他们将作业发到我的邮箱后,没想到我会逐一看过,并给每个人都回复了邮件,对他们的作业进行简短点评。
比如,把当初承诺给用户的不打折扣地给到他们,让他们觉得现实比想象中的还要好那么一些。
这些都是我当初没有明确说出来的,也不是必须要完成的。在承诺与现实之间存在很多灰度,尽可能把这部分做到最好,用户才会感到惊喜,也才有可能做出超越我的期待的事比如12点多还在赶作业。
群管理员与用户就像是队友,双方的各种相互交流,都是一个互相反馈,不断打配合,不断循环的过程。我怎样把球传给我的队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会怎么把球传给我。
六、
回顾一下我的心得,我发现这个社群从构思到设计到最终落地,就像是在做一个“学术研究”,是一个假设-检验-反馈-优化的过程。大体思路如下图。
了,这样的思路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
用户本身已经对我们建立起相当的认同感这是一个学习型社群,用户的内驱力天然较强。不管怎样,希望能够给各位一些启发。
本文作者@Ayoub由(靠谱运营)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信息流广告投放广告投放平台
网络推广
- 5g网络有多快:5g网络网速有多快
- dota2无法连接至steam网络 为什么无法连接dota2网络
- 无线网络信号接收器 无线网络信号接收器怎么用
- 网络延时是什么意思 网络延时是什么原因
- 无线网络不可用:无线网络不可用是什么原因
- 网络广告销售技巧 网络广告销售技巧有哪些
- 智能手机网络设置 智能手机网络设置在哪里
- 为什么找不到无线网络 为什么找不到无线网络信
- 网络这么赚钱:网络怎么能赚到钱
- 为什么无线网络连接不上 为什么无线网连不起来
-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网络上人际交往的优势
- 支付宝网络系统异常 支付宝显示网络异常什么时
- 营销软件:营销软件有哪些
- 无法访问您要使用的功能所在的网络位置
- 网络安全基本知识 网络安全基本知识有哪些
- 什么网络电话最好用 什么网络电话最好用最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