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恋人格
站长百科 2023-06-16 15:26www.1681989.com生活百科
如果你不想和我亲近,为什么还要和我谈恋爱?每一个和回避型依恋谈过恋爱的人似乎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他们独立而高冷,若即若离,自我感觉良好,却常常让人感到苦恼。高依恋回避的人通常在面对亲密关系时感到很不舒服,他们不愿意依赖他人,也不愿意表露感情。
回避型依恋人格(Avoidant Attachment)是成人三大依恋类型之一,其他两种分别是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和焦虑矛盾型依恋(Anxious Preoupied Attachment)。
在三种类型中,回避型依恋的人“槽点”最多,“杀伤力”最大,跟他们谈恋爱堪称“自虐”。
[一] 如何判断你/对方是回避型依恋人格?
回避型依恋人格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征,第一个是亲密恐惧(Fear of timacy)。
回避型依恋人格渴望被爱,又拒绝被爱。在刚接触时,甚至给人相反的感受,他们是那么的热情。但一旦进入关系,会明显感觉到他们的疏离和冷淡,一点没有恋人间的亲密感。你会觉得,怎么都走不进他们的心里去。
这是因为,回避型依恋人格对情感浓度的感知和我们不同。我们觉得亲密度30%的情感,在高敏感的回避型心中可能已经高达90%了。这让他们感到恐惧,从而想要逃开。
回避型依恋人格的第二个特征是假性独立(Pseudo- dependence)。
他们看似独立,且强调独立,注重人和人之间的界限感。但实际上不是他们真的不需要,而是他们压抑了自己对关系的需求。
这种营造出来的独立人设只是他们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的防御机制。
因为他们害怕真的亲密起来、产生依赖后,自己没有办法维持这段关系或者无法百分百保证对方会一直对自己好。
于是,为了不让自己受到这样的伤害,不如就让自己相信“我是一个独立的人,我喜欢孤独的感觉,我更适合一个人”。
亲密恐惧和假性独立的背后,其实都是自卑的人格和压抑的防御机制在作祟。
[二] 回避型依恋人格如何形成?
回避型依恋人格往往是在童年早期形成母婴依恋时,遭受过父母的情感忽视。婴幼儿因为弱小,天生对父母会产生依恋的需求。
当他们产生亲密的渴望时,如若父母给予积极的回应,那么,在孩子心中就会产生被爱的安全感,形成安全型依恋;相反,如若父母比较冷漠,拒绝回应他们的需求,孩子就会感到不安全和痛苦。
小时候,如何处理父母的关系,长大后就如何处理和爱人的关系。
母婴依恋模式的延续是成人回避型依恋产生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还有的回避型依恋产生于成人后,早期或者重要恋情创伤经历中。
可能在某次深刻的恋情中,自己的亲密依恋、依赖和付出最终没有换来好结果,只留下了伤害。
但正如前面所说,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内心深处是渴望被爱的,只是说服自己拒绝他们认为“过度”的亲密关系。
更有趣的是,在还没确立关系前,他们甚至是更热烈的那一方,只是一旦确立关系或对方也明确表示了情感,就会触发那个“回避按钮”。
有个疑似回避型依恋的朋友曾亲口跟我说“我唯一一次很喜欢一个男生,然后他后来也喜欢我了,我一直到他喜欢我了我就不喜欢他了”。
所以,爱上或交往一个回避型依恋的恋人,是很有挑战的事。大部分人会觉得,我是不是遇上了渣男或渣女,怎么就忽热忽冷的,总是拒绝和回避我的亲密。
回避型依恋人格往往是在童年早期形成母婴依恋时,遭受过父母的情感忽视。一个没有被爱过的人,遇见爱的时候就会恐慌不安,因为他们既怀疑自己,又怀疑对方。靠近自己喜欢的事物是人的天性,婴儿天生就会想要靠近妈妈,需要妈妈对他爱和关注才能健康地成长。一但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妈妈对婴儿的需求没有满足、忽视,或者表现出不耐烦和厌恶,那么,这就表明,婴儿就没有得到充足的原始母爱,这会对一个人的心理安全感有极大的影响,他们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所以オ不配无条件地爱和被爱。所以,这种“不被爱”的认知一旦形成,他们就会隔离和压抑自己的感情。因为如果爱的渴望一旦被勾起,自己被拒绝和被忽视的经历就会粉碎他们的自信心。
回避型依恋的人就像没有吃过面包的小孩,习惯了食不果腹,刚开始可能还会为自己为什么得不到面包而挣扎、哭闹,但久而久之,就会发现“面包不属于我,我是注定得不到面包的”。而这个“面包”就代表着爱,而“拒绝”就是对渴望的防御。
[三] 爱上了回避型依恋,该怎么相处呢?
第一,是要了解和认清回避型依恋人格不是病态,可以改变,只是“道阻且长”。
回避型依恋是一种依恋类型,并不是心理疾病。回避型依恋的人,也不是病态的人,只是他们的依恋模式正好属于这个类型。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疏离,是依恋类型带来的行为模式,并非不爱。
网络上四处可见被回避型“伤害”过的人,他们的控诉可谓是声泪俱下。让许多还在跟回避型交往的人很害怕,不知所措。确实,与回避型交往会带来不少的痛苦。但他们并非是完全无法改变的,只是这个改变很难且漫长。
第二,用自己强大的心理力量滋养回避型依恋的爱人,给予信任和尊重。
回避型最常做的事就是逃避和远离。面对这种行为,我们很难做到淡定,往往会追着不放,就像猫追老鼠一样,他们跑的越快,我们追的越紧,因为我们很希望“改善”这种模式。,对于回避型来讲,这可能是致命的。
所以,当回避型依恋要缩回自己的壳中时,最好的做法是给予信任和尊重。
这种信任是对两个人关系的信任,从内心里相信恋人的回避并不是来自于不爱,而是ta需要一定的独处来感到安心。
前几天,我一个女性朋友在和喜欢的男生相处时遭遇一个挫折。当她送对方礼物时,被严厉拒绝并强行退回。自那以后,男生就变得很冷淡疏离。
我给她出主意让她不要再缠着对方必须收下礼物了,并且这几天也别骚扰人家,把那些无谓的微信问候都停了,给对方留出信任和空间。
我这朋友纠结了很久才接纳我的建议,并担忧“这么不联系,他不会就习惯没有我的日子了吧”。
我这朋友坚持了一天不主动联系,再联系的时候发了句“我今天下午就坐飞机出去旅行了”。
男生的反馈令人惊喜,他不仅回复了,还提醒我朋友少穿衣服,天气比较热。
是吧,仅仅一天的信任和尊重就让对方“复活”。
,还是要强调这不容易做到,因为往往回避型逃走的时候是有问题的时候,我们都想第一时间沟通解决,但他们却需要独处缓冲。我们要有很强大的内心,才能真的用信任和尊重给予他们滋养。
当回避型依恋要缩回自己的壳中时,最好的做法是给予信任和尊重。我知道,你觉得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会产生一种羞耻感。所以,你总是想要隐藏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不断暗示自己不行,宁愿逃避,也不愿意面对。一旦你心存这样的想法,那么你就会被恐惧感所束缚,这就导致行为变得僵硬起来,丧失了原本就有的魅力。你需要把之前“想隐藏自己的”想法,变成“慢慢展现出自我”。你要相信自己,真的很有魅力。既然想着改变,就要避免那种羞耻的感觉,学着主动将自己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次数多了就好了。这有点像是心理学上的脱敏疗法,对一件过于敏感的事,经常给予适当刺激,就会变得习以为常,不再焦虑、紧张或抵抗,从而能够自如、轻松甚至快乐地面对。
第三,引导回避型依恋人格认识自己,鼓励需求表达。
回避型依恋总是伴随着低自尊,他们也很迷茫为什么总是在逃避感情,多次的失败加剧了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或不配得到爱的错误信念。所以,他们压抑自己的亲密需求也很少袒露内心,只会冷漠和逃避。
作为伴侣,在与他们相处时,我们要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并以此为模仿案例引导对方也积极表达,这有利于互相的理解。
比如,当伴侣态度冷淡时,可以说“我感觉到你在逃避我,这会让我误认为你是不是对我不满或不再爱我,这很可能不是你的本意。我其实挺希望两人更多的亲密相处的。
“这不是我单方面的渴望,而是我觉得这有利于我们的关系,最终也会让我们更开心。 “不过我也在尝试理解你,会不会你很多时候需要一些独处的时间。如果真是这样,那你就在需要安静或独处时跟我沟通,我一定会尊重你。”跟回避型依恋的爱人相处像是翻越沙丘,爬十米退五米,好不容易爬到顶以为要翻过去了,结果放眼望去依然是连绵的黄沙。绿地是存在的,但谁也不知道究竟得翻过多少沙丘才能抵达。所以,要提醒大家的是,爱ta的,照顾好自己。
回避型依恋人格(Avoidant Attachment)是成人三大依恋类型之一,其他两种分别是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和焦虑矛盾型依恋(Anxious Preoupied Attachment)。
在三种类型中,回避型依恋的人“槽点”最多,“杀伤力”最大,跟他们谈恋爱堪称“自虐”。
[一] 如何判断你/对方是回避型依恋人格?
回避型依恋人格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征,第一个是亲密恐惧(Fear of timacy)。
回避型依恋人格渴望被爱,又拒绝被爱。在刚接触时,甚至给人相反的感受,他们是那么的热情。但一旦进入关系,会明显感觉到他们的疏离和冷淡,一点没有恋人间的亲密感。你会觉得,怎么都走不进他们的心里去。
这是因为,回避型依恋人格对情感浓度的感知和我们不同。我们觉得亲密度30%的情感,在高敏感的回避型心中可能已经高达90%了。这让他们感到恐惧,从而想要逃开。
回避型依恋人格的第二个特征是假性独立(Pseudo- dependence)。
他们看似独立,且强调独立,注重人和人之间的界限感。但实际上不是他们真的不需要,而是他们压抑了自己对关系的需求。
这种营造出来的独立人设只是他们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的防御机制。
因为他们害怕真的亲密起来、产生依赖后,自己没有办法维持这段关系或者无法百分百保证对方会一直对自己好。
于是,为了不让自己受到这样的伤害,不如就让自己相信“我是一个独立的人,我喜欢孤独的感觉,我更适合一个人”。
亲密恐惧和假性独立的背后,其实都是自卑的人格和压抑的防御机制在作祟。
[二] 回避型依恋人格如何形成?
回避型依恋人格往往是在童年早期形成母婴依恋时,遭受过父母的情感忽视。婴幼儿因为弱小,天生对父母会产生依恋的需求。
当他们产生亲密的渴望时,如若父母给予积极的回应,那么,在孩子心中就会产生被爱的安全感,形成安全型依恋;相反,如若父母比较冷漠,拒绝回应他们的需求,孩子就会感到不安全和痛苦。
小时候,如何处理父母的关系,长大后就如何处理和爱人的关系。
母婴依恋模式的延续是成人回避型依恋产生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还有的回避型依恋产生于成人后,早期或者重要恋情创伤经历中。
可能在某次深刻的恋情中,自己的亲密依恋、依赖和付出最终没有换来好结果,只留下了伤害。
但正如前面所说,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内心深处是渴望被爱的,只是说服自己拒绝他们认为“过度”的亲密关系。
更有趣的是,在还没确立关系前,他们甚至是更热烈的那一方,只是一旦确立关系或对方也明确表示了情感,就会触发那个“回避按钮”。
有个疑似回避型依恋的朋友曾亲口跟我说“我唯一一次很喜欢一个男生,然后他后来也喜欢我了,我一直到他喜欢我了我就不喜欢他了”。
所以,爱上或交往一个回避型依恋的恋人,是很有挑战的事。大部分人会觉得,我是不是遇上了渣男或渣女,怎么就忽热忽冷的,总是拒绝和回避我的亲密。
回避型依恋人格往往是在童年早期形成母婴依恋时,遭受过父母的情感忽视。一个没有被爱过的人,遇见爱的时候就会恐慌不安,因为他们既怀疑自己,又怀疑对方。靠近自己喜欢的事物是人的天性,婴儿天生就会想要靠近妈妈,需要妈妈对他爱和关注才能健康地成长。一但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妈妈对婴儿的需求没有满足、忽视,或者表现出不耐烦和厌恶,那么,这就表明,婴儿就没有得到充足的原始母爱,这会对一个人的心理安全感有极大的影响,他们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所以オ不配无条件地爱和被爱。所以,这种“不被爱”的认知一旦形成,他们就会隔离和压抑自己的感情。因为如果爱的渴望一旦被勾起,自己被拒绝和被忽视的经历就会粉碎他们的自信心。
回避型依恋的人就像没有吃过面包的小孩,习惯了食不果腹,刚开始可能还会为自己为什么得不到面包而挣扎、哭闹,但久而久之,就会发现“面包不属于我,我是注定得不到面包的”。而这个“面包”就代表着爱,而“拒绝”就是对渴望的防御。
[三] 爱上了回避型依恋,该怎么相处呢?
第一,是要了解和认清回避型依恋人格不是病态,可以改变,只是“道阻且长”。
回避型依恋是一种依恋类型,并不是心理疾病。回避型依恋的人,也不是病态的人,只是他们的依恋模式正好属于这个类型。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疏离,是依恋类型带来的行为模式,并非不爱。
网络上四处可见被回避型“伤害”过的人,他们的控诉可谓是声泪俱下。让许多还在跟回避型交往的人很害怕,不知所措。确实,与回避型交往会带来不少的痛苦。但他们并非是完全无法改变的,只是这个改变很难且漫长。
第二,用自己强大的心理力量滋养回避型依恋的爱人,给予信任和尊重。
回避型最常做的事就是逃避和远离。面对这种行为,我们很难做到淡定,往往会追着不放,就像猫追老鼠一样,他们跑的越快,我们追的越紧,因为我们很希望“改善”这种模式。,对于回避型来讲,这可能是致命的。
所以,当回避型依恋要缩回自己的壳中时,最好的做法是给予信任和尊重。
这种信任是对两个人关系的信任,从内心里相信恋人的回避并不是来自于不爱,而是ta需要一定的独处来感到安心。
前几天,我一个女性朋友在和喜欢的男生相处时遭遇一个挫折。当她送对方礼物时,被严厉拒绝并强行退回。自那以后,男生就变得很冷淡疏离。
我给她出主意让她不要再缠着对方必须收下礼物了,并且这几天也别骚扰人家,把那些无谓的微信问候都停了,给对方留出信任和空间。
我这朋友纠结了很久才接纳我的建议,并担忧“这么不联系,他不会就习惯没有我的日子了吧”。
我这朋友坚持了一天不主动联系,再联系的时候发了句“我今天下午就坐飞机出去旅行了”。
男生的反馈令人惊喜,他不仅回复了,还提醒我朋友少穿衣服,天气比较热。
是吧,仅仅一天的信任和尊重就让对方“复活”。
,还是要强调这不容易做到,因为往往回避型逃走的时候是有问题的时候,我们都想第一时间沟通解决,但他们却需要独处缓冲。我们要有很强大的内心,才能真的用信任和尊重给予他们滋养。
当回避型依恋要缩回自己的壳中时,最好的做法是给予信任和尊重。我知道,你觉得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会产生一种羞耻感。所以,你总是想要隐藏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不断暗示自己不行,宁愿逃避,也不愿意面对。一旦你心存这样的想法,那么你就会被恐惧感所束缚,这就导致行为变得僵硬起来,丧失了原本就有的魅力。你需要把之前“想隐藏自己的”想法,变成“慢慢展现出自我”。你要相信自己,真的很有魅力。既然想着改变,就要避免那种羞耻的感觉,学着主动将自己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次数多了就好了。这有点像是心理学上的脱敏疗法,对一件过于敏感的事,经常给予适当刺激,就会变得习以为常,不再焦虑、紧张或抵抗,从而能够自如、轻松甚至快乐地面对。
第三,引导回避型依恋人格认识自己,鼓励需求表达。
回避型依恋总是伴随着低自尊,他们也很迷茫为什么总是在逃避感情,多次的失败加剧了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或不配得到爱的错误信念。所以,他们压抑自己的亲密需求也很少袒露内心,只会冷漠和逃避。
作为伴侣,在与他们相处时,我们要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并以此为模仿案例引导对方也积极表达,这有利于互相的理解。
比如,当伴侣态度冷淡时,可以说“我感觉到你在逃避我,这会让我误认为你是不是对我不满或不再爱我,这很可能不是你的本意。我其实挺希望两人更多的亲密相处的。
“这不是我单方面的渴望,而是我觉得这有利于我们的关系,最终也会让我们更开心。 “不过我也在尝试理解你,会不会你很多时候需要一些独处的时间。如果真是这样,那你就在需要安静或独处时跟我沟通,我一定会尊重你。”跟回避型依恋的爱人相处像是翻越沙丘,爬十米退五米,好不容易爬到顶以为要翻过去了,结果放眼望去依然是连绵的黄沙。绿地是存在的,但谁也不知道究竟得翻过多少沙丘才能抵达。所以,要提醒大家的是,爱ta的,照顾好自己。
上一篇:超甜的表白藏头诗
下一篇:空气净化器一般开多久
生活知识
- 微信零钱被司法冻结怎么解决 微信零钱被限制使
- 华为手机的营销软文 华为手机软文营销推广
- 海外服务器租用的价格 海外服务器租用的价格高
- 市场营销实习报告 市场营销实习的核心要素
- 微信客服电话人工服务24小时 怎么找微信客服电
- 软文街:软文街登录平台有哪些
- 营销策划公司:营销策划公司有哪些
- 微信公众号平台:微信公众平台登录入口
- 软文写作:实用的软文写作技巧
- 微信支付密码在哪里修改 怎么修改微信支付密码
- 营销模式:营销模式分析
- 微信视频美颜怎么设置 oppo手机微信视频美颜设置
- 营销案例:深入剖析三个经典营销案例
- 软文平台:软文平台哪家好
- 微信拍一拍功能在哪里设置 手机微信拍一拍功能
- 市场营销专业就业方向 市场营销专业就业方向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