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炼植物油是什么
精炼植物油是什么
我们大家平常非常喜欢吃的奶油蛋糕、饼干、油酥饼、油炸干吃面、炸面包圈、薯片、巧克力、色拉酱、汉堡、炸薯条、炸鸡块、爆米花等美食,都含有精炼植物油。有的厂家会在包装上明确标出使用了精炼植物油,而很多厂家根本就不标明成分。要知道,精炼植物油里藏有许多反式脂肪酸,这对人体是非常不利的。
精炼会产生反式脂肪酸
美国麦当劳“薯条反式脂肪酸含量增加事件”发生后,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过去人们曾认为饱和脂肪酸是身体健康的大敌,精炼植物油才能保障健康,其实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比饱和脂肪酸的危害更大。
最新医学报告指出,反式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一样,都会提高人体胆固醇含量,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大量摄入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疾病、胆囊疾病、Ⅱ型糖尿病、老年痴呆症、癌症(如结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还会抑制胎儿和幼儿的生长发育、危害男性生殖功能。而且反式脂肪不容易代谢,通常要50多天才能被代谢出体外。
反式脂肪酸是在植物油精炼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天然植物油如大豆油、菜籽油等,都是顺式结构的脂肪酸,因其不饱和程度较高,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氧化、酸败,不易长期保存和储存,故需进行部分氢化加工,以脱除植物油的异味及游离脂肪酸、醛、酮类等有害物质,以改善植物油的品质。但在精炼过程中,通常要在250℃以上高温处理,此过程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反式脂肪酸。
,烹调时过高的油温或反复煎炸也会生成少量反式脂肪酸。
抵制口感的诱惑
氢化后的油脂呈固态或半固态,使食物口感更酥松,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普遍觉得一些酥化、松脆的食物特别香、特别可口的原因。人造黄油、煎炸油、起酥油等均属于氢化油脂,它们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一般在5~45%之间,最高可达65%。据统计,美国人日常膳食用于烹饪和加工的植物油中80~90%的反式脂肪酸源于植物油的氢化。
要想真正减少反式脂肪酸对人们健康的损害,应该在膳食上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特别是孕妇和乳母,其每天摄入量应低于2g。要避免和减少食用富含反式脂肪酸的各种奶油糕点、油炸小食等,尽量避免高温炒菜或是油炸烹调。
要呼吁人们少吃快餐及高油脂的甜点,尤其是那些经常给孩子买起酥面包、酥脆点心和洋快餐的家长,一定要警惕。
提醒在超市选购食品时,不妨多留意以下标识 凡成分中有精炼植物油、氢化植物油、半氢化植物油、人造黄(奶)油、人造植物黄(奶)油、人造脂肪、起酥油或植脂末等字眼,就表示有反式脂肪酸,应尽量少选择这类产品。
结论食品用油中的橄榄油、核桃油、葵花籽油、棕榈油或玉米油等及氢化程度较低的油中不含或少含反式脂肪酸,可放心食用。但用油量要控制,每天25克左右。
精炼植物油是什么油?
精炼植物油就是普通大豆油、花生油等,超市里卖的都是精炼的。
精炼植物油不等于反式脂肪酸。我们大家平常非常喜欢吃的奶油蛋糕、饼干、油酥饼、油炸干吃面、炸面包圈、薯片、巧克力、色拉酱、汉堡、炸薯条、炸鸡块、爆米花等美食,都含有精炼植物油。
有的厂家会在包装上明确标出使用了精炼植物油,而很多厂家根本就不标明成分。有些精炼植物油含有反式脂肪酸有些则没有,取决于精炼过程,已知反式脂肪酸对人体非常不利,消费者应该关心粮食制品反式脂肪酸的总含量。
精炼植物油的主要营养成分
是脂肪酸,老少皆宜,宜常温存储。植物油,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反应而成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从植物的果实、种子、胚芽中得到的油脂,如花生油、豆油、亚麻油、蓖麻油、菜子油等。
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直链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脂肪酸除软脂酸、硬脂酸和油酸外,还含有多种不饱和酸,如芥酸、桐油酸、蓖麻油酸等。植物油主要含有维生素E、维生素K、钙、铁、磷、钾等矿物质、脂肪酸等。植物油中的脂肪酸能使皮肤滋润有光泽。
什么叫做精炼植物油
植物油精炼原理概要
油脂是混甘三脂的混合物,在常温下是液态的被称为“油”,常温下是固态的被称为“脂"毛油是经压榨,浸出或水代法制取的未精炼的植物油脂。
由于油料的生长,储存及加工条件的不同,制成的毛油含有不同数量的非甘油酯成份。按其在油脂中存在的状态,大致可分为悬浮杂质(泥沙、灰尘、植物碎屑等)、水分、胶溶性杂质(磷脂,蛋白质,糖类,粘液质等)、脂溶性杂质(游离脂肪酸, 醇类,色素,烃类,脂肪醇等)。以上各种杂质的存在会影响油脂的气滋味或不利于油脂的储存,对人体健康存在一定危害,必须经过精炼脱除。
一、 脱胶
所谓脱胶即是脱磷,因为胶体杂质中80-90%是含磷物质。
(一)脱胶目的
1、提高油脂品质
油脂中若有胶体存在,在150℃时胶体杂质会焦化,使油变成褐色,且使油脂味道变苦,从而影响油脂滋味。
胶体杂质在监界温度(20℃)以下,可从油脂中析出,是非油溶性,使油脂变得浑浊,此性质且随水份增加而变强。
磷脂具很强的乳化性,当油脂用于煎炸时,体系中若有水份存在,会产生大量泡沫,伤人甚而起火。
2、为后序加工工序提供便利条件
磷脂中含HPO42-是酸性,在碱炼时会损失一定的OH-,因其具较强的乳化性,条件控制不当会导致油皂难以分离引起碱炼失败。
磷脂的饱和度低于同种油脂饱和度,在油脂氢化时会与油脂夺氢及催化剂失去活性表面而中毒引起氢化失败。
脱臭温度一般在150℃以上,磷脂会发生焦化。
,胶杂的持水力较强,给酶及细菌类提供一良好生活环境,导致油脂氧化,酸败,不利于油脂贮存。
油脂必须脱胶,且必须将此工序放于精炼工序的首端。
(二)脱胶原理
磷脂分子结构中包括疏水基及亲水基两个部分,它是双亲媒性分子,它在油中呈内盐式结构,与水分子相遇,内盐式结构打开形成水化式,分子体积增大,初生态粒子具极大表面积,具有极大表面能,导致粒子由小颗粒转向大颗粒的趋势。胶体粒子吸水后由于内盐结构被打开,使亲水性基团增加,油溶性下降重度亦增大,由于胶体粒度的增大,造成胶体表面积减小。这一切作用的宏观表现即为胶体吸水后膨胀絮凝,最终导致油胶分离。
当脱胶作为精制油的前道工序时,需按油重的0.05-0.2%添加浓磷酸,使钙镁复盐式磷脂变为亲水性磷脂,中和胶体质点表面电荷,消除质点的水合度,促使其凝聚,同使钝化与胶体分散相结合在一起的金属离子,提高油脂氧化稳定性水化得率及生产率,浓磷酸在此的作用机理较复杂,详细参见物理化学。
二、 脱酸
油脂中呈游离状态的脂肪酸称为游离脂肪酸,脱除游离脂肪酸的过程称为脱酸,常规脱酸法为碱炼法。
1、脱酸原因
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过高,会使油脂有刺激性气味而影响食用价值。由于游离脂肪酸的存在,当油脂与湿空气接触时,使油脂的水解加剧。(详见《油脂化学》酯化,水解和酯互换一章)。不饱和脂肪酸对氧及热的稳定性差,易促使油脂氧化酸败。(详见《油脂化学》空气的氧化及风味一章),使油脂发哈变质,不宜食用。
2、脱酸原理
碱炼脱酸的基本原理就是酸碱的中和反应。(详见《有机化学》“羧酸及衍生物”一章)。
碱炼时一般利用8-16°Be′的NaOH水溶液,理论加碱量为7.14×10-4×AV×油重,其中AV为毛油酸价,7.14×10-4为一换算系数,由于碱炼过程中除发生游离脂肪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外,还会发生部分中性油的皂化及与残余胶体杂质的反应,另有一部分碱液未及发生反应已从体系溢出,尚需加入部分超量碱,加入量为理论加碱量的10%-50%毛油AV值低,色泽浅,杂质少取下限,反之上限。
碱炼后的钠皂初生态具极大表面能,可将油脂中的色素及固杂吸附脱除,氢氧化钠还可以中和磷脂,破坏蛋白质二级结构,使糖类水解,意即脱酸的具有脱胶作用。
脱酸加碱量计算
1NaOH添加计算
公式 LD(毛油之FFA+H3PO4之FFA)1.251000
100MN
L:毛油之每小时流量
D:毛油的比重
M油分子量
NNaOH之当量浓度
1.25:为超量碱系数,可选为1.1-1.50之间
2NaOH之当量浓度(N)之计算
公式(WD)/(M/A/V)
WNaOH之浓度(查表)
DNaOH溶液比重
MNaOH之分子量(40)
ANaOH之价数(1)
V0.1
例: 12ºBe’之NaOH(查表比重为1.09浓度为8.28%)则N=2.20
3:求H3PO4所相当之FFA
公式: H3PO4之流量(L/H) H3PO4之浓度1100/L/0.1
L:毛油每小时之流量(L/H)
例: H3PO4添加量为4 L/h其FFA为0.68
三、 脱色
油脂中的色素主要在油脂制取过程中从油料种子里得来的天然色素,一些是由于储存,加工条件不当,使蛋白质、糖类、类脂类等氧化分解而产生的。
脱除油脂中的色素,改善油脂色泽的工艺过程称为脱色。
1脱色的原因
色素中的叶绿素及脱镁叶绿素是光敏物质,可以被可见光及近紫外光激活,使氧分子活化为具高能的单电子,这种氧分子可将油脂直接氧化为氢过氧化物,这种光氧化甚至被认为是油脂氧化酸败的主要原因。这种光氧化目前尚不是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所能阻止的。(详见《油脂化学》“氧化”一章)。
色素中的胡萝卜素是对人体有益的VA原,由于其不饱和程度高于油脂,可保护油脂不被氧化,但当其被氧化到一定程度时,便成为载氧体从而促使油脂氧化。
色素的存在影响油脂的外观及使用,必须除去。
2脱色原理
常规脱色法一般是吸附脱色法,就是利用一些表面具有微孔状结构的物质将油脂中的色素吸附至其表面而达到脱色目的的方法。
目前做为吸附剂用的物质,其主要成份是SiO2还含有少量的AL2O3,CaO,Fe2O3,MgO等成份。以上各原子及原子团形成了多微孔晶体或无定形结构,吸附剂表面存在剩余化合价力,与色素分子形成化学键力和范德华力而将色素等吸附于其表面。油脂与吸附剂分离后即完成脱色过程。(详见《无机化学》“分子结构”,“硼铝碳硅及其同族元素”二章)。
四、脱臭
脱除油脂中臭味组份的工艺过程称为脱臭。
1脱臭原因
油脂中的臭味包括脂肪酸及烃类化合物,醛类,酮类及低级酯类。还有一些人为的臭味,包括焦糊味,溶剂味,皂味,碱味等。
脂肪酸及烃类的味道因其碳链长短不同而强弱不同,碳链长的因其在同温度下蒸汽压低所有味道较弱。醛类及酮类主要是油脂氧化分解的产物。
利用浸出法制得的油脂因含微量溶剂,长期食用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因而必须脱除,其它各种臭味有的呈香味(低级酯类)有的呈刺鼻气味,影响烹调及工业使用。因而必须脱除。脱臭工序可脱除游离脂肪酸过氧化物及热敏色素,多环芳烃和残余农药,使油脂的稳定性、色度、品质得到改善,因而在精炼中占重要地位。
2脱臭原理
臭味组份的分子含量均比油脂低,蒸汽压远大于油脂,即其发挥度高于油脂,这样即为水蒸汽汽提脱臭奠定了基础。
对于热敏性强的油脂,当温度达到臭味组份汽化温度时,其本身已氧化分解了。
我们已知,当溶液的蒸汽压等于溶液上方压力时溶液就会沸腾。根据拉乌尔定律,理想溶液上方的组份平衡分压等于该组份在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与该组份摩尔分率的乘积,利用直接蒸汽从油脂内部通过时,它起了一个从总压中承受一部分与其本身分压相等的压力的作用,水蒸汽通过含有臭味组份的油脂时,汽液表面相接触,水蒸汽被臭味组份所饱和逸出,从而达到了脱臭的目的。(详见《化工原理》“蒸馏”一章)。
油脂经过压榨(浸出)精炼后,其内部混有少量金属离子。它们是加速油脂氧化的催化剂。主要是加速氧分子的活化和加速氢过氧化物的分解。高温情况下作用更为强烈,脱臭操作时一般需加入柠檬酸,酒石酸,VC等钝化金属离子,在脱臭油脂冷却后加入作为抗氧增效剂。
精炼植物油有害吗?
精炼植物油有害。反式脂肪人体无法正常代谢掉,是人根本不需要的东西。精炼植物油,在加工中可能产生反式脂肪精炼植物油没有经过氢化,在加工食品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反式脂肪。所以如果在商品的配料表中看到精炼、精制植物油,那么也要提高警惕。
精炼植物油可能会含反式脂肪酸,但也不是必然,具体的看精炼的工艺,工艺加氢或者高温等就可能产生反式脂肪酸。精炼植物油是一个很大的范围,日常食用的色拉油也属于精炼植物油。有些精炼植物油含有反式脂肪酸,有些则没有,取决于精炼过程。
精炼植物油的用处
食用植物油精炼后一般用在餐饮业和食品加工行业。因为植物油精炼是将普通的压榨油经过,脱酸、脱脂、脱色、除臭等系列工艺流程处理后所得到的油。精炼植物油的主要特点是,色泽比普通油浅淡而清亮,烟点较高,一般在250度以上且不易氧化,便于保存。
精炼植物油就是反式脂肪酸,我们一般买的零食中经常会有这个,这个属于人工植物油,成本低一些,还有氢化植物油一般在速溶咖啡里头有,还有人造奶油起酥油,一般在点心中有,反式脂肪酸对人体非常不好。因为它不容易被代谢掉,时间久了就转化成脂肪了。
精炼植物油是什么油是否含反式脂肪酸
精炼植物油是“植物油”,不含反式脂肪酸。
植物油,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反应而成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从植物的果实、种子、胚芽中得到的油脂。
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直链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脂肪酸除软脂酸、硬脂酸和油酸外,还含有多种不饱和酸,如芥酸、桐油酸、蓖麻油酸等。植物油主要含有维生素E、维生素K、钙、铁、磷、钾等矿物质、脂肪酸等。
请问精炼植物油是什么东西?
精炼植物油目前没有精确的定义,也没有相应的工业标准,所谓的精炼植物油是个统称,指加工过的植物油。精炼植物油主要成分是omega-6脂肪酸,这种脂肪酸过多摄入容易导致肥胖。由于精炼植物油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加工食品中,简单的改变饮食,难以减少omega-6脂肪酸摄入量。最好的方式是多吃新鲜食品,尽量避免加工食品。,还应增加鱼类摄入量或补充鱼油,以帮助平衡身体需要的必需脂肪酸。
更多关于精炼植物油是什么东西,进入https://.abcgonglue./ask/7e66f01616094230.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精炼植物油有害吗?
精炼植物油有害。
精炼植物油的危害有造成人体出现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胆囊疾病,癌症,老年痴呆症等。因为精炼植物油中在炼制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反式脂肪酸的物质,这种物质比饱和脂肪酸的物质危害更大,反式脂肪酸会让人体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加引发不同的疾病。
植物油注意事项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GB 2716-2018),预包装食用植物油标签应包含以下内容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等。
如产品执行标准中明确质量等级的,还应标示质量等级。对食用植物调和油,应在外包装上统一标注为“食用植物调和油”,标签上还要注明各种食用植物油的比例。
精炼植物油对身体有害吗
精炼植物油中在炼制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反式脂肪酸的物质,这种物质比饱和脂肪酸的物质危害更大,反式脂肪酸会让人体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加,如果摄入量过多,会造成人体出现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胆囊疾病,癌症,老年痴呆症等,
精炼植物油有害吗
有害。
精炼植物油的天然特性已经遭到改变,不仅不适合芳香疗法使用,而且长期大量使用对人体健康有害。
精炼植物油为了达到工业制造的需求,制作过程以获得更多的萃油量,通常脱离不了高温及使用化学添加物,从而失去了植物油的天然属性。精炼植物油的天然特性已经遭到改变,不仅不适合芳香疗法使用,而且长期大量使用对人体健康有害。这些植物油可能还经过漂白、除臭和添加人工色素等加工处理过程,成为完全无生命力可言的产品。
氢化植物油和精炼植物油是否是同一种东西
氢化植物油和精炼植物油是同一种东西。
氢化植物油和精炼植物油都是氢化油,它在日常食品包装上被称为“植物黄油”“精炼植物奶油”或者“食用植物油”。虽然名叫植物油,但它不是从天然存在的植物中提炼的油脂,而是在实验室中将植物油脂中液态的不饱和脂肪通过加氢硬化而成的固态油脂。
氢化油被作为天然奶油或黄油的替代品,,用于涂抹油脂、烘焙和煎炸食品中。氢化油中加入各种调味料、奶香精和色素,再喷雾干燥制成植脂末,添加在冰激凌、咖啡伴侣和珍珠奶茶等各种所谓奶制品中。
扩展资料
氢化油的危害
反式脂肪酸和顺式脂肪酸并存在部分氢化植物油产品中,氢化程度越高,反式脂肪酸含量越多。,反式脂肪酸使防止血管硬化的好胆固醇减少,使血管梗塞的坏胆固醇含量增加,而且反式脂肪酸更不易被人体代谢出体外。
,大量摄入反式脂肪酸会增加患糖尿病、冠心病、新陈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疾病的几率。
哈佛大学曾经对1.85万名准备怀孕的妇女进行调查,发现其中438人因无法排卵而不易受孕。但当她们停止摄入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后,排卵情况有显著改观。反式脂肪酸能够经孕妇的胎盘转运给胎儿,如果哺乳妇女大量摄入反式脂肪酸,它将通过乳汁进入婴幼儿体内。
摄入过量的反式脂肪酸,儿童体内会普遍缺乏健康需要的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导致体重减轻、并严重影响儿童脑神经细胞发育。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揭开氢化植物油的真相 人类为何不能拒绝氢化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