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金融逾期事件:危机公关语焉不详未

网络推广 2020-12-16 13:01www.1681989.com网站推广
近日,由小米金融逾期事件引发的“年轻人的第一次上征信”竟成了微博热门话题。“上征信”会有哪些影响,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
14日,有年轻用户吐槽“小米金融”——明明通过小米金融平台按时履约还款,却被资金出借民生银行发送“逾期警告”短信,称将会把逾期信息报送至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也就是影响个人征信。
15日,小米金融官方通过官方微博对此回应,却因语焉不详的致歉声明,让许多用户质疑危机公关的致歉无诚意。
在小米金融给用户的公开说明中,小米金融表示“由于和民生银行对接系统因故出现异常,导致少量用户的还款信息未及时更新”。但受影响的用户纷纷表示不接受这样的说明。
 
小米金融的客服对于用户的回复是,若收到民生银行逾期上报征信短信,请不要担心,小米金融将核实用户的还款记录,确认还款正常无逾期的,会在30个工作日内恢复征信。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这类金融科技企业的系统出现bug。
 
用户急切想要了解
1、到底是什么样的“系统异常”导致了这样的重大失误?自己的还款究竟去了哪儿?
2、小米金融既然承诺30天工作日恢复用户征信,是否能保证在恢复后,客户在征信系统中没有任何记录,并且不会给用户带来负面影响;
3、在30天内,如果个别用户在其他家银行出现无法正常办理个人贷款,小米金融是否对其进行补偿。

对于用户的这些疑问,小米金融至今“语焉不详”。
 
技术创新是锦上添花,安全保障才是金融服务的底线。在小米金融官网上,省钱、快速、好用、安全四方面定位成为其对外宣传的重点,但从这次“被逾期”事件来看,小米金融并没有在信用安全的底线上为用户把好关、守好门。此次危机简单定义“系统故障”,为何在还款日过后多日,用户“被逾期”时才发现问题?官方对外宣称的“少量用户”受此次事件影响,这个“少量”究竟有多少?
 
“小米金融——年轻人的第一次征信记录”,这些用户的集体吐槽,说明在信用时代,用户的信用意识越来越强。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信用逐渐成了每个人进行社会活动最看重的评价标准之一。年轻人一旦“上了征信”,接下来可能会对求职、购房、贷款需求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更荒唐的是,这些年轻人是在为企业的失信行为“买单”。当用户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信用记录,企业怎能对重大失误的轻描淡写为系统故障?
 
企业失误让用户上一次征信,用户可能会让企业一辈子“上征信”。做错事,决不能以为把问题拖一拖就能自然消解,而应该拿出实实在在的态度直面用户质疑,对“年轻人的第一次征信”负责到底。对于企业危机公关而言,积极作为,实实在在地说清楚问题、挽回企业信誉,才是当务之急。技术BUG可以修复,企业信誉BUG则可能伴随终生。

小米金融,危机公关解决问题还是实在点好。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1989.com 推火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