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可能是职场人最憋屈的一年了

网络知识 2023-02-18 19:24www.1681989.comseo网站推广

2020年1月份至今,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每个职场人都措手不及。随着国内疫情好转,大部分企业在3月底才得以复工,但4月份国外的疫情又开始严重起来,一些复工的外向型企业(做出口订单的)因无事可做又开始放假。而企业与企业之间,又有着严密的生态链,一家企业停产,上游供应商……

2020年1月份至今,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每个职场人都措手不及。

随着国内疫情好转,大部分企业在3月底才得以复工,但4月份国外的疫情又开始严重起来,一些复工的外向型企业(做出口订单的)因无事可做又开始放假。

而企业与企业之间,又有着严密的生态链,一家企业停产,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都会受到影响而开始减产。

于是,各家企业为了自保,开始采用放假、裁员、降薪、辞退等各种方式来缩减人工成本。

这些措施对职场人的影响,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2020年可能是职场人最憋屈的一年了,每个人都憋屈地活着,要么失业、要么被裁员、要么忍受着福利降低,唯一不敢做的事情就是跳槽。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三个真实的职场故事。

1、模具技工2019年年底辞职,已失业半年之久,现在后悔莫及。

宋先生是江西人,今年38岁,一直在浙江做数控模具技工,入行已经有15年了。

因为平时加班多,工作太累,宋先生每年到春节前一个月都会选择辞去现有工作,回老家过完元宵节后再出来找工作,做这行的工作很容易找,而且每次都能找到比以前待遇更好的。

2019年12月下旬,宋先生像往年一样,不顾车间主管的挽留办理了辞职手续,但他没想到这次在老家一呆就是三个多月。

直到2020年3月底,宋先生才从老家返回浙江,按政策又隔离了14天才出去找工作,但他很快发现,往年找工作的那几个人才市场今年都还没开张。

宋先生又和之前工厂的主管联系,主管说工厂现在只有去年的几个小订单在做,只留了四个技术员,其他人全部都放假了。

宋先生又辗转了几个附近的城市,招聘的企业也有,但提供的基本都是普工岗位,月工资不到5K,还没有他之前工资的一半,做惯了技工的工作,他无法说服自己去做一个普工。

到了6月初,宋先生终于撑不住回老家了,有熟人介绍他在建筑工地上去干活,300元一天按日结算,宋先生觉得这个虽然不稳定但比工厂做普工要强,唯一遗憾的就是以前的技术用不上了。

2、培训公司销售主管公司撑过了疫情终于复工,但上班一周后就被裁员。

黄先生是一家培训公司的销售主管,今年春节假期过后,公司因为疫情无法复工,要求大家居家办公,只发放基本工资。

到了4月份,公司终于正式开工了,当大家还沉浸在复工的喜悦中时,公司悄悄开始了裁员计划,因为今年线下培训业务无法开展,公司开始转型做线上培训,黄先生连同占公司一半比例的员工均被辞退。

而剩下的另一半员工,也是前途未卜,如果业务状况未好转,第二波裁员随时都会到来。

黄先生被裁后,面试的几份工作都不太理想,后来迫于生活压力选择了一家地产中介公司销售顾问的工作,和那些应届毕业生一起,从新人阶段开始培训,重复着5年前进入职场时的历程。

3、贸易公司会计企业全员降薪,工资已经拖欠了三个月,但没人敢辞职。

刘小姐是一家贸易公司的会计,今年她特别焦虑,因为公司的效益受疫情影响很大。

从1月份开始到6月份,公司全体员工的绩效工资从一开始70%、降到50%,再降到30%,等于每个月都要少拿600多块钱了。

不仅是绩效工资降,公司现在工资发放也不及时,以前是每月20号发上月工资,而现在工资已经拖欠了三个月了,还没有消息说哪天发。

刘小姐偷偷请假出去面试了好几家公司的会计职位,但提到离职原因时,刘小姐都如实告知了现在企业面临的问题,但得到的答复出奇地一致,对方说“你如果来了我们公司,也会面临相同的情况,因为疫情影响,我们也存在降薪和拖欠工资的问题”。

与往年相比,刘小姐所在公司今年主动辞职的特别少,大家觉得现在辞职就是傻,外面没有更好的工作,与其主动辞职还不如等公司辞退呢。

2020年的职场现实是,失业的人不好找工作,在职的人不敢跳槽,求职的人不敢挑剔。好在今年已经过了一半,愿今年过去之后,一切都能恢复往日的生机。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1989.com 推火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