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那么多诗人抑郁自杀,诗人的思想是不是根

网络知识 2023-02-18 19:11www.1681989.comseo网站推广

看到那么多诗人抑郁自杀,诗人的思想是不是根本就不能融入现实?优质回答吸收文化精华@♥♥♥爱的力量。你好,很愿意回答这个问题。我承认当代社会存在着“诗人抑郁自杀”这种现象。比如诗人顾城于1993年10月在新西兰的住所自缢身亡,死时年……

看到那么多诗人抑郁自杀,诗人的思想是不是根本就不能融入现实?

优质回答

吸收文化精华@♥♥♥爱的力量。

你好,很愿意回答这个问题。我承认当代社会存在着“诗人抑郁自杀”这种现象。比如诗人顾城于1993年10月在新西兰的住所自缢身亡,死时年仅37岁。诗人海子于1989年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死时年仅25岁。诗人戈麦于1991年在北京万泉河投河自杀。我不认为所有的诗人都不能融入现实,都容易抑郁自杀。为什么这样说呢?

1、因为抑郁而自杀是目前社会的一种重要现象。当代社会处于一种高速变化时期,很多人感到无所适从,人生迷惘,精神空虚。因为缺爱,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找不到活着的意义。有些人开始患上抑郁症,如果得不到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及药物治疗,抑郁症会越发严重,导致一些人自杀。自杀的人中有诗人,也有教师、医生、演员、学生、歌手、官员、科研人员等各行各业的人。比如上个世纪90年代的著名歌手陈琳就跳楼自杀,香港艺人张国荣也是在46岁时跳楼自杀。

这就说明抑郁自杀不是诗人中独有的现象,而是整个社会都有的现象。抑郁自杀跟诗人的身份没有多大关系,也跟职业没有多大关系。只跟自杀者自身的性格特质有关。有少数自杀的诗人、歌手、演员,也有很多不自杀的诗人、歌手、演员。怎么能说诗人就是容易抑郁自杀的一类人呢?

2、当代社会,诗人在人群中的数量本来就寥若晨星,一双手都可以数的过来。学数学的人都知道,所有的诗人是分母,这个分母很小,哪怕只有一个诗人自杀,分子是1,分子除以分母得出的百分比也是蛮大的。而拿教师群体来说,教师的群体有多大,数以万计,如果有十几个教师自杀了,用十几除以几万,得出的百分比是不是很小。所以如果诗人中有少数人自杀了,就给人一种诗人特别容易抑郁自杀的错觉。

3、诗人大多思想高尚,心灵美好,有时确实与社会中庸俗黑暗的一面格格不入。诗人也大多胸怀宽广、心系苍生、充满情怀。他们即便嫉恶如仇,也能用爱关照生命,帮助弱者。比如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时刻关注着老百姓的生命安危。在秋风怒号的时候想到老百姓的房子被风吹跨了,要挨冻了。希望自己能盖结实的房子,为百姓遮风挡雨。写出了著名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诗中喊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言壮语。

再比如,宋代大诗人苏轼在杭州做官的时候,看到西湖因为泥沙淤积,影响老百姓灌溉农田和生活用水,就组织人马清理淤泥,修建苏堤。这样做不仅解决了老百姓的用水问题,还使杭州西湖多了一处美丽的旅游景点。

毛泽东也是诗人,他带领中国人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赶走了蒋介石。他让中国人从此当家做主,不再受地主和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谁说诗人的思想不能融入现实呢?我看以上这些诗人的思想跟现实融合得很好。

4、个别诗人,比如海子,顾城的思想不能融入现实,因而抑郁自杀,是事实。不能说诗人都是这样的人。正如有少数教师自杀,不能说所有的教师都容易自杀是一个道理。任何行业,任何群体中都有特殊的一类人,不能以偏概全。

,所以我不认为诗人的思想都不能融入现实,都容易抑郁自杀。

好了,今天就分享这这么多。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请你看完文章后再点赞或评论,关注“喔爱小咪”。

其他网友观点

应该是选择生存的远大于自杀的诗人。

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是因为他们很有名。而很有名又选择自杀会被很多人所不理解。

因为个人原因产生厌世,涉及到很多个领域,甚至普通人可能更多。而普通人因为没有太大的名声,即便离世了,知道的人也很少。

诗人也是人,选择怎样离开这个世界,是他们的自由。我们只需要记住他的诗,那些能带给我们启迪的、产生美妙境界和引起人们思考的,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他们。他们的躯体虽然没有了,但他们的精神将永生,好像他们从来就没有离去一样。

其他网友观点

题主好。

因为抑郁而自杀的诗人并不比身心健康,尽享天年的诗人更多。只是因为他们是诗人(大都还很著名),所以他们的自杀离世引起的关注度也高,于是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诗人总是会因为抑郁而自杀。其实不然。

抑郁症作为一种疾病,跟普通疾病没有不同。某些诗人最终选择自杀,跟是否能融入现实有一定关系,但并不绝对。说诗歌唯美得像童话世界,也不尽然。在这里我不想就诗歌的分门归类唠叨上一支烟的工夫,没必要。

只要是喜欢读点诗的人都知道,“浪漫”并非诗歌的唯一标签。如果把因抑郁自杀的诗人数量跟非诗人因抑郁自杀的数量比照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个根本算不上一个“现象”。

诗人因抑郁自杀了,巧了,他是个诗人,于是他就被单独拿出来,为想证明点什么的人提供了素材。实际上这个比例对于庞大的诗人群体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也就是说因为抑郁而自杀的诗人,并没有比我们想象的多。

我们总会拿海子、顾城等等诗人说事儿,他们的离世也并不是完全因为抑郁也不好说。个中原因也只能随着诗人的离去而化为云烟。任何的研究也只能是一种猜测、臆想而已,大都可以归为马后炮。

说诗人一旦融入现实就写不出好诗,实在是无稽之谈。没有现实哪来的诗?空中阁楼只是个比喻,没有哪个诗人会倚靠它过活。即便诗人讨厌、鄙视、藐视甚至敌视现实,他的写作也是来自现实,只是他们的风格大相径庭而已。在这里我还是不想举例说明,这样写起来就没完没了,完全不像“答题”了。

我不觉得总是探讨诗人因抑郁而离世这个问题有什么必要。如此给人的错觉就是,写诗能致人抑郁。怎么会呢?必须肯定,诗歌是美好的。从前是,现在是,未来也是。

我想说说那些名气和成就实在是太大的诗人。我只把他们的享年列出来,至于我想表达什么,我想明白的朋友一定能懂

中国台湾诗人余光中,享年89岁;著名诗人艾青,享年86岁;著名诗人流沙河,享年88岁。波兰诺奖诗人米沃什,享年93岁;波兰诺奖女诗人辛波斯卡,享年89岁;美国桂冠诗人弗洛斯特,享年89岁。

好了,就写到这儿吧。谢谢。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1989.com 推火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