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权是蜀汉最大的叛将,为何他的家属却受到刘

网络知识 2023-02-18 19:11www.1681989.comseo网站推广

黄权是蜀汉最大的叛将,为何他的家属却受到刘备照顾,他的儿子为蜀汉壮烈殉国?优质回答慷慨蜀中程祭酒,身留一剑答君王。临危不改平生志,博得声名万古扬。一一《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夷陵之战中蜀汉祭酒程畿,与吴军战死战,四下无路,畿拔剑自刎……

黄权是蜀汉最大的叛将,为何他的家属却受到刘备照顾,他的儿子为蜀汉壮烈殉国?

优质回答

慷慨蜀中程祭酒,身留一剑答君王。

临危不改平生志,博得声名万古扬。

一一《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

夷陵之战中蜀汉祭酒程畿,与吴军战死战,四下无路,畿拔剑自刎。

降吴不可却降曹,忠义安能事两朝?

堪叹黄权惜一死,紫阳书法不轻饶。

一一《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

夷陵战败,黄权统军被阻江北,故降魏。曹明帝曹丕大喜,重用之。刘备知其苦衷,善待其留蜀家人。后黄权之子黄崇与诸葛瞻(诸葛亮之子)共守锦竹而战死殉国。

黄权,字公衡,巴西郡阆中(今四川阆中市)人。见《三国志•蜀书十三》

程畿,巴西郡阆中(今四川阆中市)人。

其他网友观点

说黄权是蜀汉最大的叛将是不合适的,他投降曹魏有诸多无奈。

黄权字公衡,巴西阆中人。他原先是刘璋的主簿,因极力劝阻刘璋迎刘备入川被刘璋冷落。刘备击败刘璋后,黄权归顺刘备。不过刘备并没有因为之前黄权劝阻刘璋一事把他放在一边,而是对其重用。黄权为刘备进兵汉中献言献策。

221年,刘备起大军伐吴,黄权苦谏刘备不可出兵,被刘备拒绝。刘备水陆并进,分北、中、南三路大军直指荆州,以黄权为镇北将军,督北路兵马驻守长江北岸,以防曹魏。

222年,刘备夷陵战败,蜀汉军队全线溃退。镇守长江北岸的黄权因退路被东吴阻断,无法返回蜀汉,只能无奈丢下在四川的一家老小投降曹魏。

夷陵惨败,让刘备心力憔悴、一病不起。不久,蜀汉司法部门按律捉拿黄权家属,准备治罪。不过刘备并没有怪罪黄权,而是说“是我对不起他,不是黄权辜负了我”。于是下令放了黄权家属,并像以前一样对待他们。

刘备这样做很是难得。夷陵惨败,让打了一辈子仗的、称帝未久的刘备颜面尽失。一般来讲,会将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处理,以安顿局面。

不过刘备是仁君,并不嗜杀,而且此时最需要的是安顿人心,而不是追究责任。一旦处置了黄权的家人,那其他追随黄权投降将士的家眷该如何处理?势必人人自危,重者印发内乱,动摇蜀汉根基。

此前糜芳投降东吴,致使关羽败亡荆州,刘备也没有处理他的哥哥糜竺,待之一如从前。所以刘备此前没有处置糜竺,这时也更不能处理黄权。因为糜竺是刘备的嫡系,老班底,黄权则代表着西川归顺士人,如果刘备区别对待,刚刚归降的西川士人心里该怎么想呢?

而黄权投降曹魏实属无奈,如果刘备把人家老小全部治罪,这不是逼着黄权报仇么?再加上刘备和黄权私人关系很好,彼此十分了解,刘备自然不会处置黄权的家属,而是要好加照料他们,这无疑是多赢局面。

投降曹魏的黄权被曹丕赏识,封为镇南将军。不久,有人说黄权的家属被刘备杀了,曹丕下令让黄权发丧。但黄权对曹丕说,刘备和诸葛亮的为人我是清楚的,这消息不可信,于是没有发丧。后来证明黄权是正确的。

刘备去世后,曹魏群臣纷纷祝贺,唯独黄权非常平静,黄权深得曹魏士人敬重。曹叡时期,黄权转任益州刺史,进驻河南,后晋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待遇优厚。

黄权有一子黄崇留在蜀汉,在蜀汉末期任尚书郎,协助平尚书事的诸葛瞻处理国政,可见黄崇本人有一定的才华,而且得到了蜀汉的重点培养。263年冬,邓艾偷渡阴平,诸葛瞻率军进驻涪县阻击,黄崇随军出征。

黄崇哭着建议诸葛瞻迅速强占关口,一定要将邓艾阻挡在大山之中。但诸葛瞻优柔寡断,坐失良机,让邓艾长驱直入进入成都平原,诸葛瞻只好回撤到绵竹拒敌。绵竹之战中,黄崇率领将士奋勇杀敌,和诸葛瞻父子一同战死沙场。

其他网友观点

黄权(?—240年4月),字公衡。巴西阆中(今四川阆中)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后归曹魏。

说起黄权,最开始并非追随刘备,他曾是刘璋的部下,黄权年轻时为郡吏,后被州牧刘璋召为主薄。建安十六年(211年),张松建议刘璋迎接左将军刘备入蜀,共同对付汉中张鲁,黄权认为此举无疑引狼入室,于是劝谏刘璋刘璋不听黄权的劝,甚至还将黄权外放为广汉县长,仅仅一年之后,黄权之言被验证,刘备与刘璋反目,此时诸县皆望风归顺,而黄权却坚守城池,得知黄权此举之后,刘备赞美道“(黄权)闭城拒守,得事君之礼。”等刘璋投降刘备之后,黄权才归顺刘备,被刘备封为偏将军。黄权年轻时为郡吏。

后降刘备,被拜为偏将军。建计取汉中,拜护军。刘备为汉中王,仍领益州牧,以黄权为治中从事。及刘备称帝,将伐吴,黄权劝谏而不纳。

刘备以黄权其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进攻。刘备伐吴败还,而归途隔绝,黄权的军队无法返回,被迫率领手下部队投降了魏国,执法部门向刘备建议抓捕黄权妻子和子女。刘备说“是我先辜负了黄权,黄权却不会辜负于我。”还是像原来一样对待黄权的妻女子女。

黄权一生侍奉三位主公,可三位主公待黄权都十分好,并都认同他的忠心,同僚们也认可黄权,司马懿称赞“黄公衡,快士也,每坐起叹述足下(诸葛亮),不去口实”。可以看出黄权虽易主但忠心仍在。刘璋与刘备交恶后,黄权始终不愿投降,等刘璋投降之后,黄权才随主投降刘备,黄权此举让刘备很看重他,汉中之战前,黄权就曾向刘备进言“如果失去汉中,则三巴之地就会受到威胁,这就割去了蜀地的大腿与臂膀。”刘备于是立即派黄权率众进入巴中。

汉中之战,刘备击杀曹操帐下名将夏侯渊、击退曹操支援、占领汉中,世人皆知刘备依靠的是法正谋略,但鲜有人知这些计谋都是黄权先替刘备想出来的,并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汉中在蜀汉手中,也成为了守护益州的屏障,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自称汉中王,黄权被任命为治中从事。因关羽大意失荆州,吴蜀交恶,刘备称帝之后,准备讨伐孙吴,黄权劝谏刘备“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其实黄权建议非常的好,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第一刘备年事已高,不在适合亲涉险地,这是担心与东吴交战出现战势不利的局面;第二做出了战术的提前规划,应该先试探东吴兵力的虚实,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黄权的这一计划十分中肯,并在夷陵之战时也得到了印证,刘备没有听从黄权的建议,并让黄权领江北军队,提防魏国出兵,自己则在江南前线。夷陵之战蜀汉大败,因东吴大都督陆逊顺长江之势冲破蜀军的包围,蜀军不敌而后退,此时江北的黄权部退路被东吴阻断,黄权认为此时投降东吴不可,无奈之下,只好率部投降于魏国,当时蜀汉败局已定,黄权率领的士兵应该在五千至一万人马,黄权投降也是为了保住这些士兵的性命。黄权投降魏国,按照蜀汉的法律,应该诛杀黄权的家人,刘备却说“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刘备知道黄权投降魏国实属无奈,自己当时没有听信黄权的话,夷陵大败致使黄权部无法返回蜀国,这都是刘备部署的失误。

刘备认为黄权此举无错,并没有抓捕黄权家人,反而向之前那样对待他的家人,投降魏国的黄权被曹丕问道“你放弃叛逆前来归顺,是想仿效陈平、韩信吗?”黄权却回答“我受过刘主(刘备)的特殊恩宠,不能降吴,又无法归还蜀汉,于是前来投降。况且败军之将,被免死就已经很幸运了,哪里还能效仿古人呢?”曹丕赏识黄权,为其加官封侯。黄权对刘备是忠心的,当有人谣传黄权家人被刘备诛杀。黄权坚信这是谣言,反而坚信刘备的为人,也没有给他们发丧。后来经过落实,果然他的家室都平安无恙。

等刘备死后,曹魏朝臣皆欢喜,唯独黄权并无一丝笑意,为此曹丕还想故意吓唬吓唬黄权,面对考验,黄权始终镇定自若,曹丕认为黄权十分有器量。黄权一路走来,择良主,却个个皆非良主。忠诚建议不能被赏识和好好利用。

人生的悲催之处就在于,你的敌人不是你的敌人,而你的亲人和队友却是你命运多舛的真正推手。

跟随魏文帝,跟对了人。于是,嗖嗖嗖,开启了步步高升之路。

先拜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使同车陪乘。

黄权蜀汉的儿子黄崇,成年后被封为尚书郎,在公元263年,随诸葛瞻抗击邓艾,所提建议未被诸葛瞻采纳,蜀军错失战机,不得不退守绵竹,在与邓艾大战之时,激励部下,使部下都抱有必死的决心与魏军决战,而黄崇在乱军中奋战被杀。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1989.com 推火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