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假设法
站长百科 2023-08-08 16:22www.1681989.com生活百科
孩子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不仅仅要学会用一种方法解决一道题,还要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一道题。这样的锻炼对训练孩子思维的灵活性具有重要作用,学会了一题多解,孩子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才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而学习一题多解最常见的练习题目便是“鸡兔同笼”。
原文见
“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趣味题型,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非常多,仅仅只是解题方法就有着十几种,孩子在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时,要对每一种解题方法都熟悉,这样的训练才会有作用。
“鸡兔同笼”解题方法有十几种,而在这里,小编将会给大家仔细整理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解法,让孩子对于解决“鸡兔同笼”这一问题,思路更加清晰。
假设法(矛盾法)
假设法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常用解决方法之一,与命名方式一样,这个方法是根据条件中给出的条件,进行适当的假设,然后通过推理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该方法的解题核心是——由假找矛,即从假设中找到条件给出的数量关系之间的矛盾。
在这里,通过例子能够更直观地解释假设法的含义。比如有一些鸡兔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已知从上面看,有46个头,从下面看,有104只脚。现在请问,这个笼子里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
家长在辅导孩子解决问题之前,要学会培养孩子建立思考的习惯。在思考的过程中,既提升孩子做题正确率,又锻炼孩子逻辑思维能力。
所以本道题的思考过程是这样的
1、找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即“46个头”与“104只脚”,这里可得出信息,按照常理,里面共用动物46只。
2、进行合理的假设若是笼子里面都是鸡,那么脚的数量应该为“46×2=92(只)”,题目已知,里面有104只脚,所以第一个矛盾就出现了。
3、 分析矛盾104-92=12,即少了12只脚。让孩子思考原因,明白是因为兔子有4只脚,而鸡只有2只。做题中假设笼子里全部都是鸡时,就把其中的兔子的脚减少了2只,那么就可以分析出,少了的12只脚中每少2只,就是一只兔子。这个过程虽然简单,在无意之间就给孩子养成了认真思考的习惯。
4、找到解决方法由上面的思考分析可以得到少12只脚,就是有“12÷2=6”,即6只兔子,那么知道一个未知数,就能求得一个未知数,这样鸡的数量就可以知道了,即46-6=40,那么鸡就有40只。
5、整理式子综上就可以列出相关的算式,即兔子的只数为(104-46×2)÷(4-2)=6(只);而鸡的数量则为46-6=40(只)
6、规律若假设笼子里的全部是鸡,则兔子的数量就为(总共的脚数-总共的头数×一只鸡的脚的数)÷(一只兔子脚的数-一只鸡的脚的数)
,除了假设都是鸡,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尝试进行相反的假设,从而锻炼孩子举一反三的能力。
比如假设笼子里面都是兔子,那么笼子里脚的数量应该是46×4=184,与上一种方法类似,笼子里只有104只脚,如果都是兔子要达到184只脚,这样比较,就可以知道多了80只脚。其中每多2只脚就是一只鸡,则就可以求出鸡的只数,即“80÷2=40(只)”,根据鸡,就可以得出兔的只数,即“46-40=6(只)”
原理同上,整理式子,可得鸡的只数为(46×4-104)÷(4-2)=40(只),那么兔子的数量就为46-40=6(只)
从而就可以出规律式子,即若笼子里都是兔子,那么兔子的数量就是(总共的头数×一只兔子脚的数-总共的脚数)÷(一只兔子脚的数-一只鸡的脚的数量)
在分析完解题思路后,家长应该养成孩子题型方法的习惯,让孩子自己根据假设的步骤逐步进行思考,从而出规律,这样孩子能更熟练地掌握解题方法,也能将方法记得更加牢固。
解题的方法有很多种,孩子并不能只记得结果,家长在辅导孩子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更要主要让孩子明白步骤的由来,这样才是真正教会孩子解决“鸡兔同笼”,让孩子学会举一反三,一题多解。
上一篇:保育员培训:幼儿园保育员培训内容
下一篇:凸透镜成像实验
生活知识
- 李晨范冰冰近期感情状况李晨和范冰冰分手之
- 元旦前如何快速美容护肤护肤小秘方
- 有钱枯燥哥是谁带劳力士两个女人
- 众星现身看网球公开赛 靳东携带娇妻秀恩爱
- 人民的名义郑西坡结局是什么 郑西坡结局死了吗
- 孙浩演的穿越电影叫什么 首次演绎穿越剧爆笑上
- 石像与马龙神撞脸引热议 盘点那些年娱乐圈撞脸
- 邓紫棋晒妈妈照片 一家神基因逆龄高颜值
- 台湾演员藏芮轩年纪多大 曝深V高衩泳装照胸好大
- 连淮伟参加过什么节目 努力奋斗多年还是没出道
- 展元每天3小时玩游戏 曝常善意谎言隐瞒谷怀萱
- 丹尼斯吴最新照片 丹尼斯吴写真
- 高天鹤贾凡什么关系两人是真的闹不合吗
- 非诚勿扰插曲牵手成功的歌曲是哪首 卓文萱与曹
- 声入人心高杨是谁高扬个人资料介绍
- 上原亚衣引退3年爆结婚怀孕 包包上的好孕妈妈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