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亨是哪个国家
石油大亨是指沙特阿拉伯,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原油探明储量363.5亿吨,占世界储量的16%。沙特阿拉伯王国通称沙特阿拉伯,简称沙特,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巴林、卡塔尔等国接壤。
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是伊斯兰教徒朝觐圣地。
沙特阿拉伯的金融体系完善发达,沙特的旅游业也比较发达。沙特政府鼓励私有经济的发展,以减少国家经济对石油出口的依赖,为快速增长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沙特阿拉伯也使用大量外籍劳工。经济发展以工业为重点,石油和石化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主要的经济来源。
石油大亨是哪个国家
石油大亨是指沙特阿拉伯,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原油探明储量363.5亿吨,占世界储量的16%。沙特阿拉伯王国通称沙特阿拉伯,简称沙特,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巴林、卡塔尔等国接壤。
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是伊斯兰教徒朝觐圣地。
沙特阿拉伯的金融体系完善发达,沙特的旅游业也比较发达。沙特政府鼓励私有经济的发展,以减少国家经济对石油出口的依赖,为快速增长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沙特阿拉伯也使用大量外籍劳工。经济发展以工业为重点,石油和石化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主要的经济来源。
谁是美国的石油大亨?
保罗·盖蒂,出生在美国,美国的石油大亨,曾保持了20年的美国首富地位。
保罗·盖蒂的一生都充满着矛盾和神秘色彩。他家财万贯,为子孙留下了巨额财产;他厌烦经商,却在与美国石油七姊妹的商战中,建立起了自己的石油王国;他腰缠万贯,却舍不得花钱换取被绑架的爱孙的耳朵。
保罗·盖蒂的大学生涯颇具游戏色彩。上完高中以后,他曾在几个大学上过学。一开始,他进入的是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但他认为这所大学的环境缺少校园文化气息,像“运动场”一样,难以学到什么东西。于是,他转到了伯克利分校。他本想学习政治学和经济学,但当时学校的经济课程只注意美国的经济,而且一味宣扬美国的经济政策无比优越,政治课程也只讲美国及邻国的政治。这一切都使他失去了兴趣。同年秋季开学后,他自动退学了,又转向了牛津大学。牛津大学自由开放的学术气氛,似乎对这位年轻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的学习比在加州认真了。但由于天性使然,他的成绩仍然平平,勉强得到了文凭。如果这种散漫的性格一直发展下去,日后不可能成就伟业。终于,他在21岁的时候浪子回头了,他开始了石油商业的生涯。
一开始创业,保罗就获得了巨大成功。靠着科学的力量,在24岁时,他成了百万富翁,但这不是偶然的。当时,保罗·盖蒂是相信地质科学的少数人之一,他一有机会便认真地吸收新知识,并且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工作上。为了找到更多的油矿,他雇佣了一名瑞士的地质学家,发现了多个油田,这使得他财运亨通。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就有了100万元的进账,而父亲辛苦多年,却只有几十万元的进账。暴富使他茫然,从小就玩乐成性的他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退休。在游荡了三年以后,这位浪子又开始了第二次回头。
1919年,保罗重新回到父亲身边,回到油田上。东山再起的保罗这一次没有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他的第一个私人企业以失败告终。他从这件事中汲取了深刻的教训,他的商业哲学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那以后,他对公司的监督日益加强,并且与工人并肩作战,已很难看出当年游荡散漫的影子。
在保罗的创业史中,不能不提到雅典计划。“雅典”是位于洛杉矶市南郊的一个地名。1924年,保罗用1.2万美元买下了这块地的租用权。这次,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在高地钻油的大胆计划,大大减少了钻井的成本,增大了产量并使速度大为提高。在其后几年里,他净赚了40万美元。在这项计划中,他也遇到了空前的竞争压力。他的石油销售曾遭到对手的联合抵制,那些大公司想迫使他用低得荒谬的价格卖掉油田。保罗顶住了压力,他找到了当时规模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协尔公司的总裁乔奇爵士,并得到了大力帮助,渡过了难关。
保罗在石油战场上连战连捷,在华尔街上也显露出一个商人独有的精明。20世纪30年代,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股票市场崩溃。保罗觉得可以根据石油公司的产油情况,以相当于价值几分之一的价格收购这些石油公司的股票,从而达到控制这些石油公司生产和经营的目的。在大多数投资家纷纷退却的时候,保罗冒着巨大的风险,凭着机智、毅力,接连控制了多家大公司的股份,使其财富成倍增长。
保罗是一位大收藏家。他曾说“美是千古的。艺术品是永久活下去的东西,是人类历史唯一真正的延续。”他把自己的商业经营哲学“以最低限度的支出获得最大的收益”也运用到艺术品收藏上,他收藏了大量希腊、罗马人物雕像,波旁王朝的一些装饰品,还有很多绘画名作。保罗以22万美元集聚的这些艺术收藏品的核心部分,后来增值了许多倍。
为什么说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是美国的象征呢?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发展也见证了美国的雄起,而且石油是一个国家的主要资源,只有有了石油才能推动一个国家各方面的发展,他当时还是世界首富,第一个亿万富翁,他的发展就像美国的缩影,所以他是美国的象征。
1、奠定了美国石油工业的基础。洛克菲勒的起家事业就是石油产业,其对美国石油市场的影响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在其领导下,标准石油公司不断进行石油相关技术的开创,促进了美国石油开采技术的发展,从而一举奠定了美国石油工业的基础。而石油作为工业的基础能源之一,对美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与促进所做的贡献无疑起了巨大的作用,从1870年创立标准石油公司开始,他只用了9年的时间就已控制了全美90%的炼油业,只用了20年的时间就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原油生产商,垄断了美国95%的炼油能力、90%的输油能力和25%的原油产量。。
2、积极投身铁路投资。1860年,美国爆发了空前绝后的采油大战。洛克菲勒意识到铁路对石油运输的重要性,于是花了大量的资金投资铁路运输,促进了美国铁路行业的发展。进而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3、对美国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渗透。洛克菲勒的能力很强。洛克菲勒财团创办基金会,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及团体赠款,扩大影响和势力。并且还指派亲信担任政府要职,洛克菲勒家族的成员也活跃于政治舞台,左右美国的内政和外交政策。这都在很大层面上影响着美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在洛克菲勒积累了大量财富之后,形成了由四大银行和三家保险公司组成的金融核心机构,这七大企业控制全国银行资产的12%和全国保险业资产的26%。
4、促进了美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等方面的发展。美国的发展很大部分也靠着洛克菲勒。虽然为了实现对美国各方面的渗透而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其中,不管目的和动机如何,但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对美国各方面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所以都说他是美国的象征。
邦尼是怎样成为新一代的石油大亨的?
美国新一代石油大亨邦尼一生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因为他是由一名乡村报童开始起步,最终成为拥有30亿美元家产的超级富豪。
在美国,石油大亨不少,像邦尼这样白手起家的却是屈指可数,邦尼的创业史被崇尚个人奋斗的美国人广为传颂。
1928年,邦尼出生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荷顿威尔镇。从12岁起,他就像大多数美国少年一样,开始靠打零工来赚取零用钱。他给人送报,还给报社做钟点工。
1949年,邦尼转入俄克拉何马大学,主修地质学,1951年,他以优秀的成绩顺利毕业。他没有成为地质学家,而是进入菲纳斯石油公司当了一名职员。
1954年,邦尼向公司提出辞职。公司竭力挽留,但他去意已定。邦尼先找到一位独立的石油商爱德华,向他吐露了自己的想法。爱德华很喜欢这位聪明的年轻人,有意要帮助他。
邦尼用自己的银行储蓄,采取分期付款的形式,买下一辆福特牌客货两用车。白天,车厢作为他的私人办公室,晚上就成了宿舍。每天一早他开着车出去工作,到处接洽生意。饿了,就买块汉堡包,就着汽水当饭;困了,伏在方向盘上打个盹儿。这种劳累程度,远远超过他在菲纳斯公司工作时的几倍。
没有帮手,邦尼就一人身兼数职,连文件往来和打字这样的事也得自己动手。他的公司周转快,成本低,收费也低廉,而且办事又迅速又可靠,所以获得了同行们的器重,营业额逐日增加,很多大公司都委托邦尼代办合约转让事宜。他介绍的买卖,平均每宗就可以赚1000美元,业务发展大大超过预定目标。他原计划只钻3口油井,实际却一口气钻了7口。当年美国石油业处于低谷,受中东廉价销售石油的影响,每桶油仅值3美元,但邦尼还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赚了1万多美元,比他在菲纳斯公司工作一年的工资还要多几倍。
随着业务的增加与工作量的日益加大,邦尼决定扩大他的一人公司规模。
1956年9月,邦尼和约翰·奥伯恩、麦卡特组成了一个新公司——石油发展机构。石油发展机构的资金由邦尼投资50%,麦卡特和约翰·奥伯恩各占投资额的25%。,他俩还借给公司10万美元,由邦尼在5年内连本带利一并归还,否则公司就由这两位股东接管。
公司开业后,邦尼任董事经理。他雇了两名优秀的助手一个是初任公司秘书的施拉芙小姐,后来被提升为经理;另一个是后来任加拿大卡加里分公司经理的罗顿。这两个人都非常熟悉石油业这一行,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
有了助手,他就开始大力宣传,广开财路,以种种优惠的条件,吸引各界大亨投资钻井采油。
1958年3月,公司提出开发16口油井的计划,立即就有51名投资者参加,集资达50万美元。一年以后,16口井中除7口井是干井外,剩下的有8口井开始生产石油气,1口井可供开采石油。这一年的生产总值达225万美元,超过投资基金的4倍。公司和投资者都赚到钱了。他们趁热打铁,在同一年年底又推出马沙利斯计划,以医生马沙利斯为主,开发13口油井,集资47.5万美元。结果,这一次同样大获成功,13口油井中仅有4口干井,全年生产总值达300万美元。邦尼的事业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完全一帆风顺,邦尼的事业也不例外。
前两次的巨大成功使邦尼野心大增,他迫切地想大干一番。1959年,一项新的开采计划又匆匆上马。由于判断失误,公司在得克萨斯州历时4个月所钻的油井全部是干井,整整损失了50万美元。这一沉重打击,使公司业务跌入低谷,他不得不大量削减人员,最少的时候只剩下3个人。
可是,邦尼并没有气馁。他继续在美国和加拿大之间不停地奔波,积极寻找机会,寻找理想的采油点,以图东山再起。,邦尼的努力一次次宣告失败。在整整3年中,看不见一点起色。就在邦尼几乎要绝望的时候,一个机会姗姗而至。1962年,邦尼在得克萨斯州一个小郡发现了一块满意的油田,可钻98口油井,每天可保证产油60桶。但在这时,公司的财务状况已经难以维持正常经营了,邦尼只好以每口井4万美元的价格批给投资者。尽管如此,他还是赚了75万美元,还清了债务。职工人数又增加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股东麦卡特知道公司起死回生,赚了钱,就想独占公司经营权。他假称自己患了癌症,将不久于人世,要求退股和还清他的债务,否则便要全盘接管。邦尼及时识破了麦卡特的诡计,与他讨价还价,决定以分期付款、每期5万美元的形式来还清他索取的35万美元高价,条件是让麦卡特退出公司。麦卡特只得同意了。
邦尼将原来的“石油发展机构”改名为“麦沙石油公司”,准备向华尔街进军。1964年2月,他采取了更大胆的行动,上市集资,发行股票,第一年营业额就达到150万美元,纯利43万美元。接着,他又展开收购活动,收购了吉尔逊石油公司。
1967年,麦沙石油公司的股票每股价值35美元,而在3年前,每股的价格仅为6美元。麦沙石油公司的成就也引起华尔街的注意,人们普遍认为这支石油股票有增值潜力,纷纷买进。
1969年,邦尼又开始另一项收购活动收购得克萨斯州的赫高顿石油公司。麦沙石油公司发行每股价值约8美元的新股来交换赫高顿股票,并向愿意交换者赠送认购凭证,在未来的5年内可认购麦沙股票。这一着棋果然走得很妙。年内的收购任务圆满地完成了!
邦尼在华尔街的风云变幻中接连获胜。1971年,他的私人财产大约有1000万美元。
从1973年起,阿拉伯世界对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油价逐渐上涨,每桶石油从3美元涨到13美元,1979年涨到35美元,1981年则高达180美元。麦沙石油公司的利润也扶摇直上,日渐看好,成了美国最大的独立石油公司,资产总额达20亿美元。
1982年12月,邦尼一生中最大的收购开始了。这一次的目标是当时在美国排名第六的海湾石油公司。收购行动历时半年,成交价132亿美元。
紧接着,邦尼得到华尔街的支持后,又收购了当年他在那里做过小职员的菲纳斯石油公司。
在美国,石油大亨不少,像邦尼这样白手起家的却实在是屈指可数,邦尼的创业史被崇尚个人奋斗的美国人广为传颂。
美国石油大王哈默的资料
哈默生平
阿曼德·哈默(Hamer Armand,1898~1990,也译亚蒙·哈默)美国石油公司主管,企业家和艺术品收藏家
阿曼德·哈默(1898年——1990年),美国石油公司主管,企业家和艺术品收藏家。
1898年5月21日,阿曼德·哈默出生于美国纽约曼哈顿区。他的一生对前苏联、利比亚、秘鲁等国和本土的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等州的经济有着巨大影响。
这位亿万富翁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曾经涉足过很多完全不同的领域,如铅笔制造、酿酒、养殖良种牛,每个行业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功,直至最终投身石油业,成为主宰世界石油业的几大巨擘之一。哈默的辉煌成就绝非偶然,他丰富的人生经历是一个信念坚定、勇于冒险、不断开拓、独具商机慧眼的人的生动写照。
16岁的哈默在读高中时就开始了他一生中第一笔巨额生意,他用从哥哥那借来的钱买了辆旧敞篷车,在圣诞节期间为某公司运送糖果,在两个星期内他便还清借款,除拥有了那辆车还有剩余的钱。哈默初露锋芒是在哥伦比亚医学院就读时期,为拯救父亲投资的古德制药厂出现的危机,哈默一边上学一边接管这个制药厂,经过改革药品包装和交货方式,使古德制药厂不但度过了难关,而且规模日益壮大,年轻的大学生哈默也很快成了百万富翁。
1921年,在当实习医生之前,哈默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刚刚经历一战重创、处于饥荒之中的俄国。他花10万美元购买了一座一战遗留下来的野战医院并配备了价值7万美元的物资器材,带着这些礼物哈默来到了莫斯科,在那里会见了列宁并得到这位领袖的支持。1924年,哈默决心在苏联筹建铅笔制造厂。通过对当时老牌铅笔制造商法伯铅笔公司的调研,哈默了解到法伯家族实行封闭严厉的管制,于是他用高薪和自由平等来吸引其精干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莫斯科郊外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铅笔厂。1926年,该厂铅笔年产量接近一亿支,钢笔猛增至9500万支,这不仅满足了俄国的需要,而且百分之二十的产品出口到十几个国家。
敏锐的嗅觉和睿智的判断力使哈默有机会走进开始完全陌生的威士忌酒行业并取得非凡的成就。哈默预见到罗斯福终将登临白宫宝座并实行新政,届时禁酒法令就会被废除,随之而来的将是对威士忌酒桶空前高涨的需求。果然,哈默订购并加工成的大量酒桶在禁酒令废除时被抢购一空。此后,哈默又购买了美国制酒公司的股票,并在一位化学工程师的建议下,用巧妙的办法把作为股息的3000桶威士忌酒变成了15000桶。之后,哈默建成几家制酒厂将这些酒罐装成瓶并取得“丹特”等商标,在全国推广“丹特”品牌并用低廉价格抢占市场,从而只用了两年就使“丹特”牌威士忌酒一跃成为美国一流名酒,每年销售量高达一百万箱。
不久后,厌倦了威士忌酒事业的哈默又奇迹般成为了安格斯良种牛养殖业公认的领袖人物。他购买了大批安格斯良种牛,用制酒厂副产品土豆浆渣养殖,在新泽西州雷德班克建立名为“幻影岛”的牧场,并拍卖这些良种牛,赚取了高额利润。
在这位商界奇才的胸膛里燃烧的是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哈默的一生从未停止超越。他在晚年使自己毕生的事业达到了鼎盛,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成为主宰世界石油业的“石油七姐妹”之一。在利比亚经过千辛万苦,西方石油公司成功勘探出日产高级原油十万桶的奥吉拉油田以及两个巨大的石油矿脉,西方石油公司以日产原油72000桶而一跃成为当地最大油井的拥有者。接着,哈默又收购了欧洲几家大型石油运输、加工销售公司,成为当时西方著名的石油大亨。
哈默又是一位著名的艺术品收藏家。1990年他在洛杉矶创建了阿曼德·哈默艺术博物馆,以收存他的大量珍藏。
1990年12月10日,哈默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去世。
[编辑本段]哈默定律
哈默定律天下没有坏买卖
提出者西方石油公司董事哈默
点评天下没什么坏买卖,只有蹩脚的买卖人。
哈默定律的由来
犹太人阿曼德·哈默1898年生于纽约,1917年在医学院学习期间掌管了父亲的一家制药工厂。由于经营有方,他成为当时美国惟一的大学生百万富翁。他在20世纪20年代与苏联进行了大量的易货贸易,无论从生意上还在和苏联领导人的关系上都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后来他又涉足艺术品收藏与拍卖、酿酒、养牛、石油等行业,在每一个领域里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功。无论从哪个方面说,他都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以九十岁的高龄仍然在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的位置上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每年都在空中飞行几十万公里。1987年他完成了《哈默自传》,这是他一生成功经验的浓缩,在这本书里,就有哈默定律。哈默定律说的是天下没什么坏买卖,只有蹩脚的买卖人。
经典案例
1924年1月16日列宁逝世,这对哈默继续在苏联的活动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就在他考虑是否有必要继续留在那里的时候,他随便走进一家商店,想买一枝铅笔。售货员给他拿了一枝德国造铅笔。在美国这种铅笔只值两三美分,在苏联却值26美分。哈默大度地花了一美元买下了这枝铅笔。在他的头脑中,已把这枝铅笔同百万美元的生意联系起来了。他跑去问当时的苏联教育人民委员克拉辛“您的政府是不是已经制订了要求每个苏联公民都得学会读书和写字的政策?”“,我们认为这是我们的基本任务之一。”“假如是这样的话,我想要获得一张生产铅笔的执照。”事情就这样办成了,而此时的哈默还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制造铅笔。他跑到德国和英国,花高薪聘请制造铅笔的行家里手,随后哈默回到莫斯科选址建厂。虽然他深切地感到,他在列宁保护下的黄金时代已发生巨大变化,但他历经艰苦,工厂终于办起来了,而且提前几个月开工,以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铅笔工厂。
还有一个卖梳子的故事。经理考验推销员,给他们一天的时间去向和尚推销梳子。第一个人宣传梳子质量如何好,对头发是如何好,还可以按摩,他骗了一个头上长癞的小和尚说梳子可以抓痒,终于卖出了一把。第二个聪明一点,他提醒和尚说香客们的头发被风吹乱了是对佛大不敬,而和尚如果听之任之的话就是一种罪过了,结果他卖出了十把——每座佛像前一把。第三个竟然卖出了三千把!经理问是怎么做到的,他说我到了最大的寺庙里,直接跟方丈讲,你想不想增加香火钱?方丈说想。我就告诉他,在寺最热闹的地方贴上告示,捐钱有礼物拿。什么礼物呢?一把功德梳。这个梳子有个特点,一定要在人多的地方梳头,这样就能梳去晦气梳来运气。于是很多人捐钱后就梳头,这样又使得更多的人去捐钱。三千把一下就卖光了。
管理启示
从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
或取或舍显高下,一买一卖见智愚。
要克服恐惧与忧虑,请保持忙碌。
[编辑本段]世界公民
哈默的一生经历了一个世纪的9/10,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也是一位为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和平使者。
在苏联最困难的时期,他是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并沟通了苏美贸易渠道的西方商人。由于他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领导人都保持着友谊,便经常奔波于不同的国家传递和平信息、奔走于世界各国首脑之间进行私人外交活动。他曾设法促进美苏两国进行会谈,共同研究“星球大战”计划,共同宣布不使用核武器的决定。
他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和平与人权会议”的发起者和赞助人。他经常慷慨解囊支持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他创办癌病研究中心,担任美国总统3人癌症研究顾问小组主席。他亲自率领医疗小组,去苏联抢救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受害者。
不仅如此,他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盛赞哈默当年对列宁的帮助,并邀请他到中国访问,希望哈默能为中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80高龄的哈默于当年便应邀访问中国,以后又多次来华,开始为中美贸易铺路搭桥。1982年,他与中国有关部门签订了山西平朔露天煤矿的可行性意向,并于1986年正式破土动工,这是当时最大的一项中外合资项目。此后,他的石油公司投标开采中国海洋石油资源,成为取得中国近海勘探石油权的第一家美国公司。1982年3月,哈默把他珍藏半个世纪之久的艺术珍品带到中国,在北京举办了“哈默藏画五百年原作展览”,为中美文化交流打开一扇窗口。
像这样的事情,哈默做了很多很多,他一生捐赠出去的钱自己都数不清了,为犹太人,为反法西斯,为和平,为教育……他永远没有停止自己的步伐。1990年11月12日,阿曼德·哈默这本精彩纷呈的书终于合上了一页,这位百战百胜的“经营之神”、走遍世界各地的公民因病逝世,享年92岁。
[编辑本段]石油大王
尊严的含金量--美国石油大王哈默
尊严的含金量
80多年前的一个冬天,美国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流亡者。镇长杰克逊大叔给一批又一批的流亡者送去粥食。这些流亡者,显然已好多天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接到东西,连一句感谢的话语也来不及说,就个个狼吞虎咽,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只有一个人例外。当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的面前时,这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问先生,吃您这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杰克逊大叔想,给一个流亡者一顿果腹的饮食,每一个善良的人都会这么做。于是他说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来做。
那个流亡者的目光顿时黯下去了,他硕大的喉结剧烈地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便不能随便吃您的东西,我不能没有经过劳动,便平白得到这些东西!杰克逊大叔想了想又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后,我就给您派活儿。
不,我现在就做活儿,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那个青年站起来说。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地望着这个青年人,但他知道这个年轻人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又走了这么远的路,可是不给他做些活儿,他是不会吃下这些东西的。杰克逊大叔思忖片刻说小伙子,你愿意为我捶捶背吗?说着,就蹲在那个青年人跟前。青年人只好也蹲下来,十分认真而细致地给杰克逊大叔轻轻地捶背。
捶了几分钟,杰克逊大叔十分惬意地站起来说好了,小伙子,你捶得棒极了,刚才我的腰还直犯困,可现在,它舒服极了。杰克逊大叔说完,将食物递给那个青年人。青年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杰克逊大叔微笑着注视着那个青年说小伙子,我的庄园现在太需要人手了,如果你愿意留下来的话,那我可就太高兴了。
那个青年人就留下来,并很快成了杰克逊大叔庄园里的一把好手。过了两年,杰克逊大叔还把自己的女儿玛格珍妮许配给了他,杰克逊大叔告诉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20多年后,那个青年果然拥有了一笔让所有美国人都羡慕的财富。这个青年人就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
美国企业界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曾被称为“经营之神”、“幸运之神”。在大学时就成为美国第一位在校的百万富翁,后成为美苏贸易代理人,与东西方政界的领导人都有深厚交情,在全世界享有盛誉。
他曾经投资过一家要倒闭的石油公司,现在已经世界第八了。
生活知识
- 微信零钱被司法冻结怎么解决 微信零钱被限制使
- 华为手机的营销软文 华为手机软文营销推广
- 海外服务器租用的价格 海外服务器租用的价格高
- 市场营销实习报告 市场营销实习的核心要素
- 微信客服电话人工服务24小时 怎么找微信客服电
- 软文街:软文街登录平台有哪些
- 营销策划公司:营销策划公司有哪些
- 微信公众号平台:微信公众平台登录入口
- 软文写作:实用的软文写作技巧
- 微信支付密码在哪里修改 怎么修改微信支付密码
- 营销模式:营销模式分析
- 微信视频美颜怎么设置 oppo手机微信视频美颜设置
- 营销案例:深入剖析三个经典营销案例
- 软文平台:软文平台哪家好
- 微信拍一拍功能在哪里设置 手机微信拍一拍功能
- 市场营销专业就业方向 市场营销专业就业方向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