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三不原则是什么

站长百科 2023-01-13 21:10www.1681989.com生活百科

品质管理三不原则

不生产不良品,不接受不良品,不流送不良品。

从采购工作开始建立严格的原材料检验制度与工作法,不接受不良品。按技术标准与工艺要求生产技术部门在产前一定要提出技术标准与工艺要求,以及相关的图纸,并且要组织全员学习。只有技术人员知道的技术标准是没有意义的标准。错误的图纸是最可怕的不良品。产品检验支持标准落实。是说好产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计件管理、定额管理如果没有检验是难以投入使用的。

品质主要指定型的科学技术内在信息状态,作为企业要素的人力、人才、产品、服务等,都必须借助科学技术手段,不断的提升其内在的科技内涵,进行必要的信息化披露,准备接受质量标准的衡量和评测。具体而言,产品品质是指产品所具备的一种或几种为达到客户满意所具备的固有特性。

三不的解释,不查清不合格的原因不放过,不查清责任者不放过,不落实改进的措施不放过。

品质管理三不原则是指什么

1、不让不良品出厂→ 依靠检查的品质保证。

2、不制造出不良品→ 依靠工程管理的品质保证。

3、不企划不良品→ 依靠源流管理的品质保证。

品质主要指定型的科学技术内在信息状态,作为企业要素的人力、人才、产品、服务等,都必须借助科学技术手段,不断的提升其内在的科技内涵,进行必要的信息化披露,准备接受质量标准的衡量和评测。具体而言,产品品质是指产品所具备的一种或几种为达到客户满意所具备的固有特性。

扩展资料

作出良好的品质仅仅依靠制造能力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这里讲到品质是公司 的综合能力。例如,依靠杜撰的营业情报与顾客要求的日程有偏差,就无法作出正确的生产计划。所以造成勉强地生产的情况,不熟练的人的集体要做出良好的品质等,是梦中梦。

还有,技术方面,如不准备适合的冶具,检查冶具等,良好的品质是荒谬虚无的,不良品只会象山一样堆积起来。所以需要包括人事在内的所有公司员工都要向着良好的目标迈进,这就是公司的综合能力。

在未来的企业竞争中,更大程度的达成客户满意是每一个企业或组织存在的意义,所以品质不仅仅是产品是否符合规格,更包括了客户是否满意这个大的方向,而客户满意又更广义的包括了交期、服务、价格等多方面。如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品质就是一个公司最直接的实力体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品质管理

品质三不原则是指

在质量管理中所指的三不原则是指以下三点

1. 不接受不合格品

不接受不合格品是指员工在生产加工之前,先对前传递的产品按规定检查其是否合格,一旦发现问题则有权拒绝接受,并及时反馈到前工序。

2. 不制造不合格品

不制造不合格品是指接受前道的合格品后,在本岗位加工时严格执行作业规范,确保产品的加工质量。

3. 不流出不合格品

不流出不合格品是指员工完成本工序加工,需检查确认产品质量,一旦发现不良品,必须及时停机,将不良品在本工序截下,并且在本工序内完成不良品处置并采取防止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管理法》第十二条 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第十三条 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要求的工业产品。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精益质量的三不原则

精益质量的三不原则是

1、不制造不合格品

每一位员工的标准化意识和每一道工序的标准化操作是保证不制造不合格的关键,这是“三不”理念中的重点,只要每位员工都不制造不合格品,就能保证“不流出不合格品”和“不接受不令格品”的执行。

2、不输送不合格品

操作者或者质检人员发现不合格品后,立即暂停本道工序的生产,以防不合格品被输送到下道工序。为了保证及时发现不合格品,员工的自检和质检人员的全检或抽检非常重要。

操作者应熟练掌握产品的各项属性及其检验方法,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进行自检;质检员依具体情况而定,对每进工序的产品分别进行全检或抽检,保证不合格品不被输送到下道工序;

3、不接受不合格品

操作人员在发现前道工序输送来的产品不合格时,应立即通知前道工序及质检人员,请前道工序立即停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彻底解决问题后再开工。

拓展内容

精益质量管理就是在对关键质量数据的定量化分析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对关键质量指标持续系统改进,追求达到卓越标准,如6西格玛标准,实现显著提高企业质量绩效及经营绩效的目的。精益质量管理是企业提高经营绩效的重要战略。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1989.com 推火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