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二烯橡胶的性能及用途

站长百科 2023-01-13 15:27www.1681989.com生活百科

丁二烯橡胶的性能及用途

聚丁二烯橡胶 聚丁二烯橡胶是以1,3-丁二烯为单体聚合而得到的一种通用合成橡胶,1956年美国合成高顺式丁二烯橡胶,我国于1967年实现顺丁橡胶的工业化生产。在合成橡胶中,聚丁二烯橡胶的产量和消耗量仅次于丁苯橡胶,居第二位。 按聚合方法不同,聚丁二烯橡胶可分为溶聚丁二烯橡胶、乳聚丁二烯橡胶和本体聚合丁钠橡胶三种。按分子结构可分为顺式聚丁二烯和反式聚丁二烯。而顺式聚丁二烯又以顺式含量不同分为高顺式聚1,4-丁二烯、中顺式聚丁二烯、低顺式聚丁二烯。 聚丁二烯橡胶中最重要的品种是溶聚高顺式丁二烯橡胶。其性能特点是弹性高,是当前弹性最高的一种;耐低温性能好,其玻璃化温度为-105,是通用橡胶中耐低温性能最好的一种;其耐磨性能优异;滞后损失小,生热性能低;耐屈挠性好;与其它橡胶的相容性好。 由于其优异的高弹性、耐寒性和耐磨损性能,主要用于制造轮胎,也可用于制造胶鞋、胶带、胶辊等耐磨性制品。 缺点抗张强度和抗撕裂强度均低于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用于轮胎对抗湿滑性能不良;工艺加工性能和黏着性能较差,不易包辊。

NR、IR、BR、SBR、NBR、EPDM分别是什么橡胶?

1、NR是指的天然橡胶。天然橡胶(NR)是一种以顺-1,4-聚异戊二烯为主要成分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成分中91%~94%是橡胶烃(顺-1,4-聚异戊二烯),其余为蛋白质、脂肪酸、灰分、糖类等非橡胶物质。天然橡胶是应用最广的通用橡胶。

2、IR是指的异戊橡胶。异戊橡胶一种用于轮胎生产的高性能橡胶,以其稳定的化学性质被广泛运用于轮胎制造行业之中。它具有很好的弹性、耐寒性(玻化温度-68℃)及很高的拉伸强度。在耐氧化和多次变形条件下耐切口撕裂比天然橡胶高,但加工性能如混炼、压延等比天然橡胶稍差。

3、SBR是指的丁苯橡胶。又称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其物理机构性能,加工性能及制品的使用性能接近于天然橡胶,有些性能如耐磨、耐热、耐老化及硫化速度较天然橡胶更为优良,可与天然橡胶及多种合成橡胶并用,广泛用于轮胎、胶带、胶管、电线电缆、医疗器具及各种橡胶制品的生产等领域,是最大的通用合成橡胶品种,也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橡胶品种之一。

4、BR是指的顺丁橡胶。顺丁橡胶是顺式-1,4-聚丁二烯橡胶的简称,其分子式为(C4H6)n。顺丁橡胶是由丁二烯聚合而成的结构规整的合成橡胶,其顺式结构含量在95%以上。根据催化剂的不同,可分成镍系、钴系、钛系和稀土系(钕系)顺丁橡胶。顺丁橡胶是仅次于丁苯橡胶的第二大合成橡胶。

5、NBR是指的丁腈橡胶。丁腈橡胶是由丁二烯和丙烯腈经乳液聚合法制得的,丁腈橡胶主要采用低温乳液聚合法生产,耐油性极好,耐磨性较高,耐热性较好,粘接力强。其缺点是耐低温性差、耐臭氧性差,绝缘性能低劣,弹性稍低。 丁腈橡胶主要用于制造耐油橡胶制品。简称NBR,由丁二烯与丙烯腈共聚而制得的一种合成橡胶。是耐油(尤其是烷烃油)、耐老化性能较好的合成橡胶。

6、EPDM是指的三元乙丙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是乙烯、丙烯和少量的非共轭二烯烃的共聚物,是乙丙橡胶的一种,以EPDM(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表示,因其主链是由化学稳定的饱和烃组成,只在侧链中含有不饱和双键,故其耐臭氧、耐热、耐候等耐老化性能优异,可广泛用于汽车部件、建筑用防水材料、电线电缆护套、耐热胶管、胶带、汽车密封件等领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天然橡胶

百度百科-异戊橡胶

百度百科-丁苯橡胶

   百度百科-顺丁橡胶

 百度百科-丁腈橡胶

百度百科-三元乙丙橡胶

为什么丁二烯橡胶也叫做顺丁橡胶

顺丁橡胶,是顺式1,4-聚丁二烯橡胶的简称,其分子式为(C4H6)n,属混合物. 简称BR。由丁二烯聚合制顺丁橡胶得的结构规整的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相比,硫化后的顺丁橡胶的耐寒性、耐磨性和弹性特别优异,动负荷下发热少,耐老化性尚好,易与天然橡胶、氯丁橡胶或丁腈橡胶并用。

丁二烯橡胶属于危险品吗

你好,

丁苯橡胶不是危险品哦。

丁苯橡胶是由丁二烯、苯乙烯、不饱和羧酸等通过乳液聚合生成的三元共聚物。

具有较高的的结膜强度和粘结力,抗水可印刷性与耐磨性强,稳定性、流动性俱佳。化学与冻融稳定性优异,贮存稳定性佳。

cr是什么橡胶材料

cr是氯丁橡胶(Neoprene),又名氯丁二烯橡胶,新平橡胶。由氯丁二烯(即2-氯-1,3-丁二烯)为主要原料进行α-聚合而生产的合成橡胶,被广泛应用于抗风化产品、粘胶鞋底、涂料和火箭燃料。

外观为乳白色、米黄色或浅棕色的片状或块状物,是氯丁二烯(即2-氯-1,3-丁二烯)为主要原料进行α-聚合生成的弹性体。氯丁橡胶溶解度参数占δ=9.2~9.41。溶于甲苯、二甲苯、二氯乙烷、三钒乙烯,微溶于丙酮、甲乙酮、醋酸乙酯、环己烷。

扩展资料

cr的应用有

1、CR122型氯丁橡胶传动带、运输带、电线电缆、耐油胶板、耐油胶管、密封材料等橡胶制品。

2、CR232型氯丁橡胶电缆护套、耐油胶管、橡胶密封件、粘合剂等。

3、CR2441 2442型氯丁橡胶粘合剂生产的原料,用于金属、木材、橡胶、皮革等材料的粘接。

4、CR321 322型氯丁橡胶电缆、胶板、普通和耐油胶管、耐油胶靴、导风筒、雨布、帐篷布、传送带、输送带、橡胶密封件、农用胶囊气垫、救生艇等。用作改性丙烯酸酯快结构胶黏剂(SGA)的增韧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r

组成单一而结构性能多样化的聚丁二烯橡胶是什么?

前面已经讲过,丁二烯是制备合成橡胶用得最多的单体原料,用丁二烯一种单体生产的聚丁二烯应该说是化学组成最简单的合成橡胶。这里说的丁二烯是指的1,3-丁二烯,它的孪生兄弟1,2-丁二烯并不能直接聚合成橡胶。

1,3-丁二烯(CH2=CH—CH=CH2)的结构十分规整,它的聚合发源地是在双键位置。如果我们把它上面的碳原子按顺序排列为1,2,3,4的话,不同的催化体系可让它在聚合时按1,4-或1,2-位置加成,1,4-加成聚合时得到1,4-聚丁二烯,1,2-加成聚合时则得到1,2-聚丁二烯。

1,4-聚丁二烯从大分子立体空间结构的观点来看,又可分为顺式1,4-聚丁二烯和反式1,4-聚丁二烯两种构型。前者C=C键上相连的两个氢原子排列在分子链的同一侧,后者则不在同一侧。

1,2-聚丁二烯按分子排列组合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等规、间规和无规三种构型。

我们从分子结构的概念出发,就可以联想到1,4-结构特别是顺式1,4-结构的聚丁二烯分子显得那么舒展,正是橡胶的理想选择,事实上也果然如此。顺式1,4-聚丁二烯即我们常说的顺丁橡胶具有优越的弹性,而且特别耐寒,是制造轮胎的好材料。

轮胎的生产厂商固然对1,4-结构的聚丁二烯情有独钟,1,2-结构对改善橡胶的加工性能,平衡轮胎的抗湿滑性与滚动阻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1,2-结构含量太高的话,就变成塑料了。

现在工业上大量生产顺式1,4-含量在96%以上的顺丁橡胶,采用的分别是镍、钛、钴和稀土金属催化体系,也就是齐格勒—纳塔催化剂。顺丁橡胶的缺点是加工性能和抗湿滑性不理想,所以常常和其他橡胶混合使用。

工业生产的还有以烷基锂为催化剂的顺式含量在40%左右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简称低顺丁橡胶。这种橡胶有良好的低温性能,产品纯度高,溶液黏度低,广泛地用于改性塑料。

工业生产的还有中1,2-聚丁二烯,又称中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它的1,2-链节含量为35%~65%,这种橡胶的综合性能好,并且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就是用它制造的轮胎在快速行驶中产生的热量较低,而且抗湿滑性好,牵引力大,很适宜在制造飞机轮胎时掺和使用。

1,2-链节含量在65%以上的聚丁二烯称为高1,2-聚丁二烯橡胶,它在橡胶加工中一般用作改性材料。

如果在拉伸下易于结晶,自然会影响橡胶性能。高反式1,4-聚丁二烯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结晶状物质,其硫化橡胶虽然具有很高的强度,但弹性却很差,所以不适合作为弹性体使用;而高顺式1,4-聚丁二烯在室温下不会产生拉伸结晶,可以放心使用。

丁二烯橡胶怕水吗

不怕。

丁二烯橡胶是非极性橡胶,而水是强极性溶解,二者极性相差很大,根据相似相容原理,水不能溶胀橡胶;

水对二丁烯橡胶的浸润性很差,所以其不容易渗入橡胶分子链间隙中,所以谁也不能透过二丁烯橡胶。

丁二烯橡胶有多大毒性

丁二烯无色气体,具有微弱芳香气味,易液化。本品毒性较小,与乙烯类似,但对皮肤和粘膜的刺激较强,高浓度时有麻醉作用。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为2200mg/m3。液态丁二烯因低温可造成冻伤。生产设备应密封,严防跑、冒、滴、漏。防火、防热。

橡胶的发展历史?

橡胶发展历史

世界橡胶工业百年发展史大体划分为形成时期、发展时期、繁荣时期及稳定发展时期四个阶段。

形成时期 早在11世纪,南美洲人民即已开始利用野生天然橡胶。

1736年法国人C.孔达米纳参加法国科学院赴南美考察队,观察到三叶橡胶树流出的胶乳可固化为具有弹性的物质。后来,亚马孙河流域的野生三叶橡胶树的胶样被寄回巴黎,开始引起了欧洲人的注意。

1823年C.麦金托什在英国建立了第一家防水胶布工厂。在同一时期,英国人T.汉考克发现橡胶通过两个转动滚筒的缝隙反复加工,可以降低弹性,提高塑性。这一发现奠定了橡胶加工的基础。他被公认为世界橡胶工业的先驱。

1839年美国人C.固特异发现橡胶与硫磺共热可以大大增加橡胶的弹性,不再受热发粘,从而使橡胶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橡胶硫化方法的发现对推动橡胶的应用起了关键的作用。19世纪中叶,橡胶工业已开始形成。它已能生产胶布、胶鞋、胶管、胶板及一些日用品等。

 

发展时期 19世纪末期,汽车及汽车轮胎的出现推动了橡胶工业的蓬勃发展。

1845年英国人R.W.汤姆森提出了充气轮胎专利。

1888年英国人J.B.邓录普制造出第一条充气自行车胎。1895年第一条充气汽车轮胎问世。不久,汽车轮胎开始了商品生产。为了改进轮胎及其他橡胶制品的使用性能,1893年J.F.帕尔默将帘布(见帘子线)用于自行车胎。

1900年帘布开始在汽车轮胎上应用。

1906年,美国人G.厄诺拉格用苯胺作硫化促进剂。

1912年S.C.莫特发现了炭黑的补强效果。不久,防老剂也应用于橡胶加工。1916年F.H.班伯里提出了橡胶密炼机(见塑炼)专利,橡胶加工机械相应得到了完善和发展。橡胶加工技术在这一时期中有了很大的进步。

随着橡胶工业的迅速发展,原用野生的天然橡胶在性能和产量方面已不能满足需要,19世纪中后期开始了天然橡胶的人工栽培。到20世纪20~30年代人工栽培的天然橡胶已经逐步取代野生橡胶,成为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天然橡胶供不应求,德国开始了甲基橡胶的小批量生产,主要用于制造硬质橡胶制品。这种合成橡胶质次价高,战后即停止了生产。

30年代开始了合成橡胶商品化的生产,聚丁二烯橡胶(即丁钠橡胶)、氯丁橡胶、丁苯橡胶、 丁腈橡胶、丁基橡胶等相继投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对战略物资的需求,合成橡胶及与战争相关的橡胶制品如汽车轮胎、飞机轮胎、各种军车用轮胎的生产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繁荣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中的汽车等工业蓬勃兴起,推动了世界橡胶工业的大发展。

1943年钢丝帘布轮胎问世,1948年,法国米什林公司试制成功子午线轮胎。同年,无内胎轮胎也问世。

1953年有规立构合成橡胶研制成功。1956年,有规立构合成橡胶开始在轮胎中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部分天然橡胶使用。

1965年,热塑性橡胶开始应用于胶鞋及胶粘剂。1970年,首批浇注轮胎(用聚氨酯橡胶)诞生。

1972年,芳纶帘子线开始投产。这一系列重大的技术突破,为橡胶工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原料和技术基础。

70年代初期,橡胶加工及橡胶合成的生产技术达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从橡胶的耗量看,1950年世界耗胶量为2.3Mt,1973年达到了10.89Mt。1950年世界轮胎总产量为1.4亿套,而1973年猛增到6.5亿套。其他各类橡胶制品的生产量在 70年代初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是世界橡胶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1989.com 推火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