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信的故事是什么

站长百科 2023-01-12 20:38www.1681989.com生活百科

《鸡毛信的故事》是什么?

故事讲述了10岁的城里孩子陈宇轩因参加一档体验类真人秀节目,来到河北革命老区的乡村生活。由于自身骄纵偷懒的毛病,陈宇轩不能很好地完成节目组的任务。在这段时间里,他无意中发现一封鸡毛信。

鸡毛信的主人赵爷爷在他做任务之余,给他讲述了自己在抗战反扫荡年代送鸡毛信的故事。随着节目进程和鸡毛信故事的发展,现代儿童陈宇轩与当年送信的赵海娃在各自的故事里成长着,不空的交错下,两个年龄相仿的男孩分别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逐渐成长为富有责任感的少年。

扩展资料

现代意义的鸡毛信出现的时间较晚,大约在一战之后,二战起始1930年到1950年左右。而类似鸡毛信性质的信函或是军事通讯密函,古代早已经有之。鸡毛信的形式多样,而不是单纯的用鸡毛粘贴在信封之上,而是含义大于实际信函的外观等形式。

较为典型的现代关于鸡毛信的故事大约发生在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抗日根据地龙门村,有赵姓父子俩,父亲老赵是民兵中队长,十二岁的儿子海娃是儿童团团长。一天,父亲得到鬼子要进山抢粮的消息,便让海娃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的故事。

而故事的内容主要是阐述的了海娃和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而保护了(鸡毛信)我方的机密情报。

鸡毛信的故事简述

《鸡毛信》写的是一个叫海娃的儿童团团长,靠自己的智慧,给八路军送信的过程。的结果是鸡毛信送到了八路军手里。八路军根据信里记载的内容,端掉了鬼子的炮楼。

海娃是儿童团的团长。他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他的父亲拿着一封鸡毛信,让他将信送给八路军。

海娃接过信,毫不犹豫的踏上了征程。他赶着一群羊进了山谷,碰上迎面走来的一群鬼子兵。为了躲避敌人的检查,他把鸡毛信绑在了羊的尾巴下面。就这样躲过了检查。

鬼子并没有查到什么东西,就想把海娃的羊杀了,于是就让海娃赶着羊群跟他们走。晚上在一个村庄休息的时候,鬼子兵躺在一个大房间里,把海娃围在中间,门口还有放哨的。海娃不甘心,因为信没有送到。

半夜,等鬼子兵睡熟的时候。海外一步一步的向门口挪去。他累得满头大汗,但还是跑出去了。

他赶着他的羊群,克服了重重困难。把信送给了八路军的连长手里。八路军和民兵根据信里所记载的信息,炸毁了鬼子的炮楼,夺回了鬼子的物资,活捉了鬼子的司令,为百姓除害。

文章《鸡毛信》的最早版本是一篇人物小通讯,收录在1949年1月出版的"人民解放军故事丛书"《旗》中,作者是新华社记者汤洛。

电影《鸡毛信》是1954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石挥执导,蔡元元、蔡安安、舒适等人主演的一部抗战故事片,是中国第一部获国际大奖的儿童影片。

鸡毛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鸡毛信主要讲述了龙门村的儿童团长海娃奉命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的路上所发生的故事。

剧情简介

儿童团的团长,名叫海娃,他接受了民兵中队长(他父亲)让他送鸡毛信的紧急任务以后,拿着放羊鞭子赶着一群羊,就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征程。

他刚一进山谷,迎面就来了一群日本鬼子兵。无法躲避,为了躲过敌人的搜查,确保鸡毛信安全送到八路军负责人手中,海娃把鸡毛信绑在了一只羊的尾巴下面。就这样渡过了一关。

鬼子兵想抢海娃的羊群,以便他们杀羊美餐,硬是让海娃赶着羊随他们走。海娃装着顺从的样子,随他们走了。晚上歇在一个村庄,鬼子兵横七竖八地躺在一个大房间,把海娃堵在中间,门口还有岗哨。夜深了,万籁俱寂,月光轻柔,可是海娃的心一点也不平静。信还没有送到,怎么办呢?海娃趁鬼子睡熟的时候,轻轻地、一步一步地挪动,满头大汗也顾不得擦,终于逃出了鬼子的魔掌。

此后,又经过几番曲折和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把信送到了八路军张连长手中。这样,按照鸡毛信中作战的时间、路线,八路军与民兵一举炸毁了鬼子的炮楼,夺回了被敌人抢走的粮食、物资,还活捉了鬼子的头头“猫眼司令”,为百姓除了害。

鸡毛信的故事说的是什么?

在抗日战争时期, 有个放羊的孩子叫海娃, 他是村里儿童团的团长。有一天, 他爸爸拿出一封信, 要海娃马上给八路军送去。这封信上粘着三根鸡毛, 海娃一看就明白了, 这,是最最紧急的鸡毛信!

海娃装好信, 赶着羊下山了。还没走到山口, 就远远地看见来了一队日本兵。海娃灵机一动, 连忙把信拴在羊尾巴下边。

一个挂洋刀的鬼子就来到身边问“小孩, 你的什么的干活?不说实话, 死拉死拉的! ”

“我是放羊的, 我是放羊的”。海娃故意装作害怕的样子。

鬼子把羊都扣下来,还逼着海娃给他们赶羊。没走多远, 只听“轰”的一声, 走在前面的几个鬼子倒在地上。原来,他们踩上了民兵埋的地雷。

“小孩, 你的前面的开路! ”鬼子要海娃赶着羊在前面带路。

海娃心里却想, 好哇, 让我带路, 我就把你们都带到八路军那去, 把你们都消灭了! 他把敌人引上了一条小山路, 海娃知道, 这里离八路军住的地方不远了, 就跑着大声喊:“鬼子来啦! 鬼子来啦! 八路军叔叔, 快打呀! ”

果然, 八路军叔叔开火了。可鬼子也向海娃开枪了,海娃刚跑几步,就昏倒了……

一个八路军叔叔忙跑过来,“唉呀, 这不是海娃吗?”

海娃睁开眼, 吃力地说 “叔叔, 羊......老绵羊......鸡毛信......尾巴......”话没说完, 又昏过去了。

等他醒来时,八路军叔叔告诉他, 靠着他送来的鸡毛信八路军打了个大胜仗, 消灭了好多鬼子和伪军。海娃的心里呀, 别提有多高兴了……

鸡毛信源于“羽檄”。  “羽檄” 这是古时征调军队的文书,上插鸟羽表示紧急,必须速递。《汉书•高帝纪下》“吾以羽檄征天下兵。”颜师古注“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速疾也。”  “羽檄”又叫做“羽书”  虞羲《咏霍将军北伐》诗“羽书时断绝。”杜甫《秋兴》诗“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到后来有其名而无其实  沈括《梦溪笔谈》“ 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惟军兴则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可知此时已不真用羽毛,而且名字也已不用“羽檄”了,“羽檄”只是“古”时候的名字。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1989.com 推火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